遲浩田舉報自己
1952年年初,抗美援朝志愿軍部隊在內部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到了后期,則盲目地追求“打老虎(指打擊貪污分子)”的數量和完成“指標”規定的任務,而不問實際是否存在,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
其間,遲浩田任某團三營的政治教導員。在一次團黨委會上,他受到嚴厲批評。一位團領導質問遲浩田:“一營和二營都打了不少‘老虎’,成績很大,為何你們三營一個也沒有?怕是你在偏袒不成?”遲浩田據實爭辯:“別的營我管不了,據我所查,我們營確實沒有,我遲浩田不能昧著良心做事啊。”團領導很生氣,拍著桌子說:“我限你3天內揪出一只‘老虎’到我這兒來,否則判你瀆職。”
遲浩田當晚回到營部后,心情沉重,久久不能入眠。部隊正處在嚴酷的戰爭環境中,物資匱乏,有時候連吃飯、穿衣等基本的生存條件都難以保證,哪有多少東西可以“貪污”呢?某些領導為了完成“任務”,竟逼官兵們交代“腐敗”行為,真是荒唐至極。遲浩田越想越氣,突然,他靈光一閃,想到一個對付的辦法。
第二天,遲浩田將一張寫有“腐敗分子”姓名的名單交到團部。團領導一看名單,氣不打一處來,指著遲浩田的鼻子吼道:“你在開什么玩笑?你是不是活膩了。”原來,名單上只有一個名字,而這個名字就是遲浩田。望著團領導陰沉的臉色,遲浩田平靜地說道:“如果‘打虎’非要湊數,就把我算上吧,我今天就是來自首的。”
眾所周知,遲浩田不但沒有劣跡,而且是全國聞名的戰斗英雄,連毛澤東都點名表揚過他。拿他當腐敗分子,這不是明顯的冤案嗎?無可奈何的團領導只好擺擺手,叫遲浩田回去。最后,三營沒有一名戰士成為運動中的無辜受害者。 (文/曉 飛 據《演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