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宏
一只蘋果
床底下,飄出一陣又一陣誘人的蘋果香味,使我忍不住趴到地上,向床底窺探。
那是經濟困難時期,食品嚴重匱乏,有錢也買不到吃的東西。糖果糕點都成了稀罕物。一天,一個親戚來作客,送了一小簍蘋果。又大又紅的蘋果,放在桌子上滿屋子飄香。竹簍子用紅線綁著,母親不把紅線拆開,蘋果是不能吃的,這是家里的規矩。
母親把蘋果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可蘋果的香氣還是不斷地從床底下散發出來,聞到香氣,我就直咽口水。對一個不時被饑饉困擾的孩子來說,這實在是一種大誘惑。房間里沒人的時候,我就趴在地上,把蘋果簍拉出來,然后欣賞一陣,用鼻子湊上去聞聞它們的香味。那香味好像在用動聽的聲音對我說:“來呀,來吃我呀。不把我吃了,我會爛掉。”
我終于無法忍受蘋果的誘惑。竹簍子的網眼很大,不必把紅線拆掉,我從網眼中挖出一個蘋果來,一個人躲到曬臺上美餐了一頓。
兩天后,母親想起了床底下的蘋果。晚飯后,母親拿出蘋果,她拆開紅線,打開竹簍一看,發現少了一個。母親臉沉下來,當著全家人的面,大聲問:“是誰嘴這么饞,偷吃了一個蘋果?”
哥哥姐姐和妹妹都說沒吃,我想承認,但又怕受到母親的斥責。母親見沒人承認,光火了:“難道,蘋果自己跑掉了?今天非得弄個水落石出!”見母親發這么大的火,我更不敢承認了。
見沒有人出來承認,母親的火氣越來越大,她把蘋果簍收了起來,說:“這件事情不弄清楚,誰也不要想吃蘋果。”
這時,發生了一件我意想不到的事情。一直在一邊默默地聽著的親婆突然站了出來,笑著對母親說:“那只蘋果是我吃掉的。你就把剩下的蘋果分給小囡吃吧。”
親婆吃了一個蘋果,母親當然無話可說。她不再追問,打開竹簍,一聲不響地分給我們每人一個蘋果。分到親婆時,蘋果已經沒有了。親婆說:“我已經吃過了,不要再分給我了。”我手里捧著一個蘋果,心里很難過。我知道,親婆沒有吃過蘋果,可她為什么會這么說呢?
等房間里沒有人時,我走到親婆面前,把蘋果塞到她手里,輕輕地說:“親婆,這個蘋果,應該你吃。”親婆摸摸我的頭,把蘋果放回到我的手中。
“小孩子想吃蘋果沒什么不對。吃吧。”
我不敢抬頭看親婆,我知道,親婆心里什么都明白。
這次“蘋果事件”,以后再也沒有人問過,只有我和親婆知道其中的秘密。不過,我一直沒有向她坦白。直到現在,想起這件事情,我還會覺得歉疚。
“什么都明白”的親婆用她的寬容保護了一個做錯事的孩子的自尊心。仔細回憶一下,你有沒有做過讓你覺得深深歉疚、至今難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