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尉然
(江西華泰會計師事務所,江西九江332000)
資產價值類型與評估方法的選擇
□ 尉然
(江西華泰會計師事務所,江西九江332000)
資產價值類型決定于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不同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或價值屬性,也必然形成不同的評估結果,因此不同價值類型或價值屬性、評估方法之間不具有替代性、可比性。
資產評估;價值類型;評估方法;方法選擇

資產評估是指通過對資產某一時點價值的估算,從而確定其價值的經濟活動。資產評估方法有三種,市場法、成本法、收益法。各種方法各有特點,因此在資產評估中如何運用、選擇評估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它不僅關系評估質量,而且還決定評估結果和風險。價值類型是資產價值的具體表現形式,體現資產價值屬性,不同價值類型因屬性不同,表現在價值量上存在很大差異性,評估方法是實現資產價值屬性或價值類型的具體途徑和方式,因此價值屬性或價值類型必然決定于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換言之,資產價值屬性或價值類型存在相關性、一致性。
關于價值類型的種類,目前有二種觀點,一種是國內傳統的價值類型,包括:現行市價、重置成本、收益現值、清算價格;另一種是根據《國際評估準則》規定,將價值類型分為市場價值和市場價值以外價值類型,我國現行評估準則采用了國際評估準則的觀點。
1.1 市場價值是指自愿買方和自愿賣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強迫的情況下,評估對象在評估基準日進行正常公平交易的價值估計數額。
1.2 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類型包括投資價值、在用價值、清算價值、殘余價值等。
1.2.1 投資價值是指評估對象對于具有明確投資目標的特定投資者或某一類投資者所具有的價值估計數額,亦稱特定投資者價值;
1.2.2 在用價值是指將評估對象作為企業組成部分或要素資產按其正在使用方式和程度及其對所屬企業的貢獻的價值估計數額;
1.2.3 清算價值是指在評估對象處于被迫出售、快速變現等非正常市場條件下的價值估計數額;
1.2.4 殘余價值是指機器設備、房屋建筑物或其他有形資產等的拆零變現價值估計數額;
1.2.5 課稅價值是指根據稅法規定的與征納稅收相關的價值定義所確定的價值;
1.2.6 保險價值是指因可能的危險造成損失的實體項目的重建或重置成本,保險價值是保險單條款中記載或認可的某一項資產損失或資產組價值的某一部分損失。
2.1 價值類型是影響和決定資產評估價值的重要因素。資產評估價值是某項資產在特定條件下的價值表現,其價值屬性不同,評估結果也就不同。因此資產評估中的資產價值與其本身的內在價值或者特定價值存在差異,也就是說,同一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情況下,必然有不同評估結果。因此不同評估方法使用其實代表了不同價值屬性,理所當然地產生不同的評估結果。因此現行評估準則要求評估師在評估報告只能是一種評估結果是不科學,這主要是由于評估師不能替代報告使用者做出資產價值的最終價值判斷與決策。換言之,評估報告作用畢竟是一種評估咨詢報告,并不是價值決策報告,在委托方未明確價值類型的情況下,評估師之所以對資產采用多種方法評估資產,其目的從資產不同價值屬性視角來估算資產價值,使報告使用者更清楚地了解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下的價值,以便報告使用者投資、決策,如果委托方限定價值類型的話,那么評估師應當對某項資產在某一價值屬性下的價值做出評估結論。
2.2 價值類型決定了評估方法的選擇和使用。
價值類型實際上是資產評估價值的一個具體標準和取向,某種標準的評估價值取得,必然通過具體評估方法進行科學估算獲得。事實上,評估方法只是估算評估價值的一種思路,價值類型確定必然決定了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例如:評估師在評估資產的現行市場價值,只能采用市場比較方法估價,不能采用收益現值法或重置成本法替代,當估算資產未來價值即在用價值時,應當使用收益現值法而不能用重置成本或市場價值進行替代。毫無疑問,不同價值類型決定了評估方法選擇使用,不同評估方法應體現不同價值屬性,不同價值屬性、不同評估方法不具有替代性、可比性,這本應是資產評估一個基本原則性的問題。然而,恰恰相反現行評估準則對這一基本原則問題尚未形成共識,認為各種評估方法存在替代性,各種評估方法運用都是對資產真實價值近似反映等錯誤認識,應盡快予以修正、完善。
2.3 明確資產評估價值類型,可以避免報告使用者誤用評估報告。資產評估結果是在特定的假設條件為前提,不同的評估目的,市場條件下決定了價值屬性不同,因而評估價值存在很大差異性,資產評估師在評估報告當中明確評估資產價值類型,可使委托方更清楚了解評估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下的價值,從而不產生誤解,同時也規避了評估師的執業風險和責任。
價值類型是評估界的難點和爭議焦點,但在以下方面已達成共識。一是資產價值類型是必需的;二是資產評估過程中必須確定價值類型,價值類型指導資產評估過程始終;三是每項價值類型必須有定義。實踐中,決定價值類型是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包括:1.評估目的或特定行為;2.市場條件;3.資產功能及其狀態。以上因素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影響或決定資產價值類型,其中最核心因素是特定的評估目的。這主要是由于資產特定評估目的直接影響市場條件,因而最終影響資產功能和狀態。例如:資產在出售情況下,直接決定了市場需求方的范圍,從而會影響資產功能和狀態。一般情況下,由于委托方資產評估特定目的不同,評估價值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是因為資產特定目的不同引起的資產價值屬性不同產生的。在具體評估實際當中,如果委托方明確了資產價值類型,評估師應在評估報告中對資產在某一價值類型下價值做出結論。如果委托方未明示委估資產的價值類型,評估師應盡可能的在特定評估目的下對資產不同價值類型下價值進行評估,并將不同價值類型價值結果在評估報告予以反映,或評估師根據特定評估目的確定最恰當的價值類型,選擇最合理方法對委估資產進行評估,并做出最終結論。
筆者認為,1.既然資產有不同價值類型或價值屬性,那么表現在價值量上應該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評估師責任是將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或價值類型下資產價值予以反映,而不是代替評估報告使用者對資產價值做出價值判斷或決策;2.由于資產價值類型不同決定評估方法的不同,因此評估方法之間不存在替代性、可比性,換言之,不同資產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或價值屬性;3.不同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或價值屬性,因此價值量存在很大差異性,因此不同評估方法使用,自然得出不同結果。顯然,現行評估準則要求評估師在評估報告中得出一種評估結果是錯誤的。當然,在具體評估實踐中,評估師可根據委托方要求選擇評估類型和評估方法。通常情況下,企業破產、資產拍賣,評估師一般選擇清算價格,如果委托方要求采用市場價格類型,那么評估師將對市場價值進行分析,選擇參照物進行類似比較,從而得出近似理想化的市場價值。可見,在同一特定目的下,由于資產價值類型不同,評估價值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評估師根據特定評估目的確定評估價值類型尤為關鍵,它不僅決定了評估方法使用,而且還最終決定了評估結果。
4.1 評估方法的選擇必須與資產評估價值類型相適應。資產價值類型是由資產的特定評估目的決定。一般認為,在某一特定的評估目的必然有其相適應的價值類型或價值屬性,資產價值類型決定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也就是說,不同評估方法其實體現了資產不同價值屬性或價值類型。
4.2 評估方法必須與評估對象相適應。評估對象是單項資產還是整體資產,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往往要求不同的評估方法與之適應。
4.3 評估方法的選擇要受可搜集數據和信息資料的制約。每種評估方法的運用所涉及到的經濟技術參數的選擇,都需要有充分的數據資料作為基礎和依據。在評估時點,以及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某種評估方法所需的數據資料的收集可能會遇到困難,當然也就會限制某種評估方法的選擇和運用。
4.4 評估方法的選擇要考慮適用性。
在選擇和運用某一方法評估資產的價值時,應充分考慮該種方法在具體評估項目中的適用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并注意滿足該種評估方法的條件要求和程序要求。
總之,在評估方法的選擇過程中,首先,必須確保評估方法與價值類型一致性;其次考慮與評估對象的適用性;最后應考慮各種假設和條件與評估所使用的各種參數數據,及其評估結果在性質和邏輯上的一致。由于不同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因此對同一資產在不同價值類型下,資產價值必然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形成不同的評估結果,這與現行評估理論有著本質不同,因此有助于我們對評估基礎理論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作者為江西華泰會計師事務所九江分所所長)
[1]全國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用書編寫組.資產評估[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2]資產評估準則.[M ]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3]朱柯.資產評估[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4]姜楠,王景升.資產評估[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5]劉玉平. 資產評估[M].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