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貞虎
(重慶404040)
與對手為伍
□ 王貞虎
(重慶404040)

20世紀80年代初,美日貿易呈現一邊倒的局面,兩國經濟摩擦逐步升級。對此美國政府提出要求日本自動限制對美國市場的汽車出口,這直接威脅著豐田汽車在美國市場的地位。因此,豐田公司考慮,要實現贏得全球汽車產量10%的戰略目標,絕不能放棄美國這一巨大的汽車市場。豐田公司決心循序漸進,進軍美國。
到美國投資設廠面臨著全新的經營環境,豐田的管理方式在美國是否行得通?公司與全美汽車工會的關系如何協調?有許多風險是難以預料的。豐田公司為了吸取美國當地生產和訣竅,制定了先與美國有實力的汽車公司合作生產的計劃。1980年6月豐田開始與美國福特公司商談合作的可能性。然而豐田公司與福特公司對雙方合作生產的車種始終無法達成一致的協議,最終于1981年7月終止交涉。此時,豐田公司面對著要么尋求新的伙伴,要么單獨打入美國的艱難選擇。
但是就在當年秋季,形勢出現了轉機。處于困境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主動找豐田公司商議合作事宜。到1983年2月,雙方達成協議,各出資50%合辦新聯合汽車公司生產豐田轎車,年產量20萬輛。豐田負責制造,采用豐田的管理技術和規章制度;通用負責銷售,汽車使用通用的商標出售,生產地點設在通用公司關閉的加利福尼亞州弗里蒙工廠。
在弗里蒙工廠進行大規模技術更新改造期間,豐田公司把預定的340名班組長和各部門負責人,送到日本的工廠去進行為期三周的實習。
1984年12月新聯合汽車公司完工投產,合作生產正式開始了。豐田公司與全美汽車工會簽訂了勞動合同,并修訂了某些在美國公司里習慣的做法。例如,把通用公司過去的約30種職務種類削減了2/3。這一措施把單能工制度成功地轉變成多能工制度,為在工廠內部實行彈性人員配置打下了基礎。當某一車間或工程特別忙時,工廠或車間就可以抽調其他部門的人員去支援。這種充分發揮團體協同配合作用的現象,在過去的單能工時代是完全看不到的。特別讓通用公司和美國其他公司驚訝的是,年產20萬輛汽車的弗里蒙工廠卻只有2500名員工。
豐田公司在合資經營新聯合汽車公司的基礎上,于1985年7月決定:1986年開始在美國肯塔基州喬治城郊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劍橋市獨資設廠生產轎車。
“如果你無法戰勝競爭對手,那么你就應與競爭對手為伍。”有時與對手合作不僅沒有減少你的市場份額,反而可以開拓更大的市場,而且還可以共擔風險。因此,在適時的條件下與對手合作也是通向成功的一條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