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鵬
[關鍵詞]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近日,我院同松嶺區公安局、監察局、人大法制辦、政府法制辦聯合開展了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專項監督活動。同時,對我區2008年以來11個行政執法部門辦理的行政違法案件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中存在“案件多,查處少,行政處罰多,移送追究刑事責任少”的現象,不少案件該移送司法機關而未移送,針對這種現狀,如何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相銜接的機制,如何加強對行政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監督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分析:
一、行政執法機關不移交涉嫌刑事案件的原因
(一)認識上有差距
行政執法人員移送案件意識欠缺,制約著行政執法機關對涉嫌犯罪的刑事案件的移送。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發展,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雖然有所提高,但是對刑事法律、法規以及司法解釋中有關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等犯罪的規定的認知程度還不全面,有的行政執法機關存在國家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部門利益私人化的現象,一些行政執法人員存在著“執法就是罰款,管理就是收費”的執法意識。這種認知程度直接影響著執法人員對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部分人認為,行政執法機關主要任務是查處行政違法案件,打擊犯罪是公安機關和其他司法部門的事,加之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標準高、要求嚴,行政執法人員大多不愿惹這個麻煩。
(二)狹隘的部門利益阻礙了案件移送
行政執法機關掌握較大的處罰權,行政罰款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其部門的經濟利益。有的行政執法機關認為:自己處罰的案件一旦移交給司法機關,就等于讓渡了對違法者的部分控制權,會影響到行政執法單位的利益,所以,行政執法單位往往以罰款兌現為行政處罰的目的。出于保護部門利益的考慮,行政機關處理的大部分案件都不會移送到司法機關。在利益的驅動下,行政執法部門就存在能罰就罰,一罰了之,甚至存在明知是犯罪行為該移送卻仍然一罰了之的現象。這樣以行政處罰消化刑事案件,最終使得案件線索流失,犯罪分子逃避刑法處罰。
二、強化監督職能,加強行政執法機關對刑事案件移送的措施
如何強化檢察機關的監督職能,加強行政執法機關對案件的移送,從上述分析的原因看,重點應該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政執法機關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業務能力的培養
各行政執法機關應該加強自身的隊伍建設,提高自身隊伍的執法水平,首先要從提高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水平的方面確實避免對案件錯誤的認識。檢察機關要定期或不定期將行政執法機關涉及到的一些刑事犯罪的立案標準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兩高”的司法解釋印發給各行政執法機關,以便各行政執法機關在工作中掌握,定期舉辦培訓班,舉辦業務知識競賽,調動行政執法人員學習的積極性。加強隊伍建設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開展廉政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采取多種形式的有效措施,強化政治、理論和優良傳統教育,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思想理論水平和抵制各種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
(二)建立完善監督制約機制
應當讓偵查監督、瀆偵、預防等部門與各行政執法機關共同參與聯席會議制度。目前的聯席會議僅僅由偵查監督部門參加,反貪以及瀆偵、預防等部門共同參與能夠提高聯席會議制度的有效性,及時處理在“以罰代刑”背后的瀆職犯罪,并能夠提高預防工作的針對性。檢察機關對立案、撤案、結案統一審查制度,防止各行政執法機關“以罰代刑”。檢察機關和各行政執法部門應該密切配合,相互合作,檢察機關在調查時發現有行政案件的,應該積極向各行政執法機關移送,以提高各行政執法部門刑案移送的積極性。
(三)加強宣傳,明確檢察機關監督行政執法機關移送刑事案件的方式,進一步明確拒不移交刑事案件的法律責任
檢察機關認為行政執法機關掌握了需要移交的犯罪線索,通知行政執法機關移交的,行政執法機關必須移交;拒不移交的,可以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同時,對于檢察機關通知行政執法機關移交的刑事犯罪線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或者立案以后予以拖延,不履行偵查職責的,檢察機關可以自行偵查。行政執法機關對公安機關不接受所移送的案件的,或對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決定有異議,應當建議檢察機關進行立案監督等,否則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