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孟良
[關鍵詞]檢查機關;職能作用;重要地位;法律監督能力
建設美好社會,實現社會和諧,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也是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戰略舉措。檢察機關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部署和要求上來,切實提高法律監督能力,在建設“兩個適宜”的和諧中,在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而檢察機關應如何提高法律監督能力,從而更加自覺、全面地履行好憲法和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責,不斷提高維護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本領,是當前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檢察機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和諧社會的基本內容和特點都與檢察工作息息相關,這是檢察機關的憲法地位和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性質所決定的。一是民主法治是和諧社會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要實現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和人民當家做主的有機結合,要依法治理國家,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檢察機關是在黨的領導下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本身就是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二是公平正義是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強調不管強者還是弱者,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應當得到公平對待。“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正是檢察機關的工作主題。三是誠信友愛是和諧社會基本的道德準則,必須通過法制的保障和促進才能成為社會正氣。而檢察機關的執法實踐,是社會主義法治活動的一個具體體現。四是充滿活力是和諧社會的重要標志。我們黨帶領人民奪取政權、執掌政權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勞苦大眾,保障人民生存、發展和人身財產等權利,建設各盡所能,充滿活力的美好社會,檢察機關的任務就是為公民和社會提供“人格受尊重,權益受保障,競爭有秩序,成果能保護”的法制保障。五是安定有序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和基礎。這要求檢察機關通過打擊犯罪、訴訟監督等加以維護和保證,讓人民感到整個社會是穩定的,社會管理是有序的,生命財產是安全的,生產生活是有法律保障的。六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必然要求通過體現科學發展的法律制度來調整環保和資源開發利用,其中也必然要求通過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活動來保證實現。
二、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職能作用
一是要從思想上明確“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的問題,明確檢察權是人民賦予的,檢察權的行使必須確保公正和廉潔,必須接受人民的監督,要本著對群眾利益和法律高度負責的精神辦案,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檢察機關必須牢固樹立服務發展第一要務的思想,依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利益沖突和矛盾糾紛,使權利受到尊重,利益得到保障,鞏固構建和諧社會的經濟基礎。
二是要在內容上要以業務工作為中心,以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為著手點,推動各項檢察工作深入發展。檢察機關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要堅持嚴打方針不動搖,充分發揮批捕、起訴等檢察權,依法從重從快打擊各種嚴重刑事犯罪,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和侵財性、多發性犯罪,增強群眾的安全感。要認真落實檢察環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積極參加各種專項整治行動,幫助堵塞治安漏洞,有效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營造平安、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
檢察機關肩負著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的重要職責,要依法加大查處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力度,突出查辦大案要案和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職務犯罪案件。要深入推進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推動建立和完善“不易”腐敗的防范機制,“不需”腐敗的保障機制,“不敢”腐敗的懲治機制和“不愿”腐敗的自律機制,以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和諧社會不是沒有矛盾,風平浪靜的社會,關鍵在于有了矛盾能夠化解,群眾訴求渠道保持通暢有效。要妥善處理涉法上訪和群體性事件,依法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要積極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方式表達利益訴求,依法協調各方利益關系。要把民行息訴工作與抗訴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計解決矛盾,減少糾紛,促進和諧,確保家庭和睦,民眾團結,社會有序。
檢察機關必須強化立案監督、偵查監督、審判監督、刑罰執行監督等訴訟活動監督,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使錯案得到糾正,漏犯受到打擊,枉法行為受到處理,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犯法,司法不公等問題及時得到糾正,真正讓公民感受到正義的力量,增強對社會公平正義的信賴。
加強法律監督能力建設,歸根結底是為了搞好業務工作,而抓好業務工作的關鍵是加強隊伍專業化建設。因此,法律監督能力建設必須落實到搞好各項檢察業務工作上,正如賈春旺檢察長所提出的“要把抓不抓業務、能否抓好業務,作為評價檢察能力和業績的主要標準”。
三、加強法律監督能力,就是要不斷提高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能力
一是進一步更新執法觀念。要強化服務和諧大局,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觀念,增強證據意識,程序意識,公開公正的意識,牢固樹立尊重人權、權利平等的人權保護理念和化解社會矛盾、平衡社會利益、修復社會關系的和諧理念。
二是在組織保障上要從檢察工作和本院實際出發,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和部署。要精心組織制訂基層院法律監督能力建設工作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實施,著力提高基層院班子領導能力、隊伍整體素質和基層院檢務保障建設水平,不斷提高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的能力,依法妥善處理群眾訴求,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最大的努力。
三是在措施落實上要注意做到“三個結合”。首先,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提高監督水平。把群眾反映強烈、問題集中的部位和環節,作為推進專項工作的重點,在各個訴訟環節落實執法為民要求。其次,強化訴訟監督與懲治司法腐敗相結合,增強監督效果,以監督促進辦案,以辦案強化監督。再次,專項檢查與解決自身問題相結合,規范執法行為。
總之,加強法律監督能力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我們不能期望法律監督的整體能力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一下子得到升華,但我們應當承認個體的升華在短期內是可以實現的。整體啟動個體,個體促動整體,整體再帶動個體,如此循環,整體的升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是不難實現的。□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