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明
試論團結和諧領導班子的建設
黎志明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證。正確理解、對待領導班子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現象,通過樹立共同理想目標,堅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制度,加強作風建設等措施,促進團結,建設和諧領導班子,推進黨的各項事業順利發展。
班子建設;團結;和諧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各級領導班子要擔負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任,除了要提升能力和本領外,至關重要的是要把建設和諧的領導班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設和諧的領導班子是黨內和諧的核心,只有領導班子和諧,才能為全體黨員提供榜樣,才能營造一種以和共事、以和謀事、以和興事、以和成事的政治生態環境。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單位領導班子內部關系的和諧程度,將會直接決定著這個單位社會的和諧狀態。因此,加強班子建設,增強班子團結,不斷增強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已成為當前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
維護班子團結從字義上理解,就是維護班子的同一性,強調一個班子為了某種共同目標而求同存異,統一意志、協調行動。
從內涵上理解,班子團結包含著個體與個體,個體與整體兩層關系的和諧統一。所謂個體與個體的和諧,指的是班子成員之間的團結,班子成員分管工作不同,個人性格、興趣愛好也不盡相似,但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相同,對團結和諧的重要性也有共識,所以,成員間的和諧是班子團結的基礎,是靠班子成員基本素質提高實現的;所謂個體與整體和諧,指的是班子成員與班子整體的團結,它是班子團結的中間環節,要靠制度規范來實現的,是兩方面的有機統一。
一個團結的領導班子真正發揮作用,具體體現在對上、對內、對下三個方面:一是對上,核心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這是班子團結的政治要求。二是對內,核心是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處理問題,這是衡量檢驗領導干部素質高低和領導班子戰斗力強弱的重要標志,要從制度上和行動上真正堅持民主集中制,自覺維護班子的團結、穩定和集中統一,是班子團結的內在要求。三是對下,核心是要以班子團結來帶動整個單位的團結穩定,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促進單位建設全面發展,這是班子團結的根本要求。由此可以看出,領導班子的團結和諧就是威信,就是牽引力,作為每一位班子成員,都必須擔負起維護班子團結的責任,承擔起維護班子團結的義務,確保領導班子高效有序運轉,推動單位各項工作穩定全面順利發展。
(一)維護團結是開展工作的基礎。它是一個班子聚在一起、團結共事的關鍵。每一位班子成員都本著“我們都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的原則,就能夠步調一致、團結戰斗、統一和諧,推動一個單位各項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每一位班子成員都信守組織上的重托不是托付給班子成員中某位同志的,而是托付給以黨政一把手為主導的集體的,就能夠自覺維護班子的團結,同心同德、密切配合,才能推進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因此,每一位班子成員需要真正負起領導責任,正確履行好各自的領導職責。
(二)維護團結是提高領導班子整體效能的基礎。一個同心同德的領導集體,它所產生的力量和效能,遠遠大于個體成員、個人能力之和。因為一個團結的領導集體,它能產生聚變效應,能形成同頻共振的效果,能達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巨大力量??梢姡I導班子的整體效能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領導班子之間的團結合作與否,取決于領導班子成員之間感情融洽、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只有維護班子團結,發揮班子應有作用,就能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發揮領導班子的整體效能,就能同舟共濟合力協作齊心發展,確保我們事業的成功。
(三)維護團結是樹立領導班子良好形象的基礎?!盎疖嚺艿每?,全靠車頭帶”,只有切實維護好班子團結,才能產生出“車頭”強大的帶動力和凝聚力,才能真正有效地帶動和影響廣大職工,做到目標同向、行動同步,從而形成巨大的合力,共同推動事業向前發展。所以,每一位班子成員,要在認識到維護班子團結重要性的同時,成為維護領導班子良好形象的參與者,只有這樣,領導集體在干部群眾中的威信才會提高,才能得到干部群眾的信任和擁護,才能夠真正發揮領導班子的帶動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在某個單位里,能夠時常聽到群眾對單位班子建設、班子的團結有著這樣那樣的看法和評價。群眾的說法各一、猜疑很大,這無疑對單位的工作和單位的發展都將產生不良影響,容易造成人們思想混亂,容易引發上級領導或相關單位對本單位的誤解和偏見。
衡量一個班子是否團結,不能簡單看它是否存在意見分歧,班子內部存在看法不一致,并不等于班子不團結,團結和不團結,僅是矛盾發展過程中的兩種不同結果,處理好就能促進團結,處理不當就會釀成不團結。所以說,正確理解班子、正確評價班子團結,客觀公正地說,應該是內部不是沒有矛盾,更不會是方方面面的認知完全都一致,只是出現分歧和矛盾時,能及時疏導、協調、統一思想,使矛盾和問題得到及時化解。相反,一個不團結的班子,也許內部只是很小的分歧,但由于缺乏解決自身矛盾的能力,或者是說,采取了不當的解決辦法,反而激化了矛盾,造成了不團結。
因此,如何看待或評價一個領導班子是否團結,需要辯證客觀地看待,理性地評價。班子中存在不“團結”因素并不可怕,關鍵是要正確對待、妥善處理。最有效的辦法是,相互間多理解、多溝通、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互換角色,多站在對方的立場角度去看問題去做事情。
(一)加強學習,建立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標。一個領導班子其班子成員如果沒有共同的思想基礎,是坐不到一起的;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更談不到一起,因此,只有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修養,增強黨性鍛煉,理想信念才能更堅定,奮斗目標才能更清晰,思想認識才能得到進一步統一,才能實現班子的團結。我們倡導的班子團結不是一般的意義上的和睦相處,和平共處,真正意義上的團結是奠基于共同理想信念之上的力量的凝聚,是建立在共同事業、共同追求的基礎上,是產生在并肩作戰、風雨同舟的實踐中,是來源于生活中相互間的理解、關心和幫助上,也就是時常所說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行動上的高度統一、高度一致。
一個領導班子,只要每一位班子成員都樹立起為事業奮斗的信念和決心,樹立起為廣大職工謀福利,并作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的話,就一定能實現民主與集中,就一定是能形成積極向上、團結拼搏的戰斗集體,就能實現思想上同心、行動上同步、工作上合力,也就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班子大團結。
(二)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正確的組織基礎。大量現實表明,領導班子不團結,原因固然很多,但帶共性的一條,就是民主集中制執行得不好。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是維護班子團結的組織基礎。各級領導班子只有依靠民主集中制,增強內部團結,才能不斷提高團結的質量,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
在實際工作中,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十六字方針,把握關鍵環節,使民主集中制成為維護班子團結的有力武器,每個班子成員都要深刻理解十六字方針的真正含義。
堅持民主集中制,就一定能正確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系,既能充分發揚民主,又能實現民主的集中;堅持民主集中制,就一定能正確處理好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的關系,做到分工不分家,發揮集體工效,才能杜絕遇事推委、相互扯皮,或無人負責的現象;堅持民主集中制,就能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及時的化解各類矛盾。因此,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礎上的團結,才是一種有原則的團結,正確的團結。
(三)完善制度建設,創造良好的團結環境。解決黨內矛盾,搞好黨內團結,從根本上說要靠制度。黨內制度是黨的集體意志的體現,也是黨內矛盾的調節器。目前在黨內生活制度中,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就是一項很好制度,它是解決重要問題的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臺和工作機制。許多重大問題,特別是涉及班子之間有爭議的問題,拿到民主生活會上去討論、去分析,就能夠起到理清思路、清除誤會、化解爭議、統一思想的作用。因此,加強制度建設,能夠營造良好的秩序,能夠實現意志的統一,力量的凝聚,造就領導班子的高度團結。
(四)正確認識自己,發揮個人魅力實現班子團結。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品行操守,主要體現在,忠誠老實、光明磊落、謙遜民主、清正廉潔、為人正派、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方面,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踏踏實實,做官要清清白白。展示個人的人格魅力,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對事業的追求,對生活的向往,對友誼的忠誠,對同事的理讓,對職工的關心,以及開闊的胸懷,優雅的舉止,親切的神態,都體現出個人的人格魅力。
(五)加強作風建設,維護班子的團結。領導班子及其成員是黨和國家的骨干力量,是領導一個單位的核心力量,其作風如何,直接影響著黨風、政風和民風。加強和改進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重點要倡導“四種風氣”。一是大力倡導顧大局、守大局的風氣。樹立正確的團結觀,把團結建立在黨性原則基礎上,建立在紀律約束和制度規范上,用高尚的人格增進團結,用堅強的黨性保證團結,用共同的事業去維護團結。二是大力倡導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風氣。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維護班子的團結統一。每一位班子成員要正確對待自己,正確看待自己的能力,多一點自知之明,少一點自以為是,切實擺正個人和集體的關系。三是大力倡導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的風氣。對重大原則問題講真理,講正氣,敢于碰硬,對原則問題做到不遷就、不讓步。對具體工作中一些非原則性問題,工作上的小失誤,或者人際關系中的小糾紛,相互間多一點謙讓,多一點諒解,學會寬容,容人容事容過,千萬不能小題大做,舍本逐末。四是大力倡導以誠待人,嚴于律己風氣。做到寬厚待人,用紀律去規范自己的言行,用品格去塑造自己的形象。
團結是永恒的主題,團結就是大局,團結就是力量。珍惜團結,加強團結,是每一位班子成員必須具備和遵守的品格和紀律;善于維護班子的團結,是每一位領導干部神圣的歷史使命。
[1]惠作勝.加強黨委班子團結的思考[J].政工學刊,2005(8).
[2]王壽昌.加強思想修養確保班子團結[J].決策探索:下半月,2009(11).
[3]鄭赤兵.領導班子團結問題的理論探討與治策[J].理論探討,1992(3)
[4]劉永欣.對領導班子團結問題的辯證思考[J].黨建與人才,2000(1).
[5]機關黨的工作實用手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
[6]袁魯.2010理論熱點18講[M].北京:紅旗出版社,2010.
[7]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選編:黨員干部讀本[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1.
D25
A
1004-700X(2011)05-0059-03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