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電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英美同盟軍決定開辟第二戰場,最后商定在法國西海岸的諾曼底半島登陸。當英國首相丘吉爾將這個決定電告美國總統羅斯福后,羅斯福立即回電:“妙!”
短捷報 古羅馬愷撒大帝在一舉平定意大利、出征埃及和小亞細亞獲勝之后,把參謀部草擬的洋洋灑灑的千言戰報付之一炬,另擬了一封只有3個字的捷報:“來!觀!勝!”
短童話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曾組織一次“寫給成年人看的童話”征文活動,內容要求有較強的科學性、教育性和可讀性,并要求生活氣息濃郁、篇幅越短越好。評比結果,一篇《一支燃著的煙》拔得頭籌,全文僅34個字:“一支冒著裊裊青煙的香煙,指著自己說:‘我是最好的直觀教具,證明抽煙會縮短生命。’”
短報道 一個新聞記者在報道一則慘禍時,這樣寫道:“湯姆點了根火柴去看油箱里是否有汽油。有。56歲。”
短書評 郭沫若和老舍評《聊齋》。郭老的評價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的評語是“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短科幻小說 美國科幻小說家蒂支?布朗寫過一篇只有25個字的科幻小說:“地球上最后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短影評 奧地利《快報》登載過一位評論家為美國影片《戴斯蒙醫生的13個犧牲品》所寫的影評:“我是第14個。”
短贈言 我國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何少基,在得知女兒備辦嫁妝后,便從京城捎回一個箱子作為女兒的嫁禮。大喜之日,女兒春梅打開箱子一看,全家愕然:原來箱內空空,只是箱底工工整整地書寫著一個大字——“勤”。小夫妻領會了父親的用意,于是,一字嫁妝便成了治家的座右銘。
短廣告 古典名著《水滸傳》里景陽岡下那個小酒店,門前豎起一桿酒旗子,上書“三碗不過岡”。這簡短而有趣的五個字,可稱得上是頗具誘惑力的最好廣告。
短書信 上世紀60年代初,正值國家經濟困難時期。著名作家趙樹理的兒子趙廣元在山西芮城縣擔任縣委宣傳部長,因生活困難,便給在北京的父親寫了封求援信。信上只有三個字:父:錢!兒。趙樹理接信后,雖然同情兒子的困難,但他不愿讓兒子養成對父母的依賴性,于是給兒子回了封信,信上也只有三個字:兒:0!父。這對父子間的兩封三字家信后來被人們傳為美談。
短對聯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群眾為抗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強盜行徑,向段祺瑞政府請愿,受到了鎮壓,當場死47個,傷123人,制造了“三?一八”慘案。事后,在烈士追悼會上有一副奇特的單字聯,上聯為“死”,下聯為“生”。下聯的“生”字倒寫,表示寧可站著死,決不倒著生的堅強決心。
(編輯 一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