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如畫這個提法是把繪畫擺在了風景之上。畫是符合人們審美趨向的,含有思想并經過了挑選提煉的風景,人們將之稱為藝術。倘若反過來說,畫如風景,要求繪畫表現忠于自然,這就變成攝影了。
英國有個雕塑家名叫亨利?摩爾,堪稱20世紀偉大的藝術大師。他的創作意象與形式基本上取自人體,展現風格在具象與抽象之間。他經常從實體中挖出空洞以顯示內在形體的擴展與空間存在感,或者以另外一種形式匯聚不同的形體來組合成一件作品。
摩爾曾經將一塊石頭弄回家打算雕刻,可是看著看著,他不愿下刀了。這塊飽經風霜的石頭本身不就是藝術嗎,不能在自然之上再改進什么了。
若干年后,摩爾離開人世。人們在他家發現了這塊石頭,將之作為珍品收藏到藝術陳列館中。觀賞的人在看這塊石頭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作品在形式美感與幾何平衡結合上渾然天成。摩爾沒有為這塊石頭留下片言只語,但人們普遍相信摩爾肯定是雕刻過,并將深意隱藏在了其中。
對藝術家的杰作你若說不出個子丑寅卯有可能被嘲笑為膚淺。所以只要布下謎面,就會有評論者解讀萬千。
天上的流云悠閑散步,長久地凝望引人遐思。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風景。云是天上的,但看的人參與了其中。我們看的是云,我們看的也是自己的想象。云變成富含比喻的形象依賴于看者的創作。如果那塊石頭不是在摩爾家發現的,而是在荒郊野外,就只是一塊毫不起眼的普通的石頭。摩爾將它搬回家就是經過了審美。事實上,自然就是大師,哪一件藝術品不是表現的藝術家的獨特眼光呢?
物件在不同的背景下凸現不同的價值。一塊玉放在街道小販的攤頭,和擺在裝修講究的古董店,身價大不相同。皇親國戚的女兒是大家閨秀,到莊戶人家就成了小家碧玉。
賈平凹82FL4lYhnbeCuL55jkFTIA==家門前那塊丑石,在村人眼里是卑賤無名的。但地質學家說它是天上掉下來的,而非地里長出來的。人們這才刮目相看,越看越好看。埋沒在單位的人才香飄海外。我們尋找千里馬苦于不得,引進人才想到了海歸。難怪大家要削尖了腦袋出口轉內銷。后來有一天伯樂經過,說:低頭看看腳下。卻原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缺少的只是發現的眼睛。
1917年,現代藝術發生了一個標志性事件。法國藝術家馬塞爾?迪尚在一個男用小便池上簽名,命名為“泉”,參加藝術展出引起轟動。這個“發現”的作品或者說“已完成的作品”被認為與蒙娜麗莎有同等的藝術地位。那個小便池別人也見過,但是迪尚選擇了并將它置于藝術的語境之下。這跟摩爾將石頭搬回家是一樣的。石頭還是石頭,小便池也還是小便池,但藝術家卻改變了我們的看法。迪尚只是簽了個名,摩爾雕刻過幾刀或者一刀未刻,我們不得而知。
藝術品只有當藝術家將其視作藝術時才成為藝術。這說的,還是眼光。
(編輯 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