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身體一直倦倦的,去看中醫,醫生說是勞累過度,喝幾服湯藥補養一下就沒事兒了。身體倦,弄得心情也懨懨的。
初春的午后,忽然想泡杯菊花茶喝。于是,翻出在箱底擱置了半年有余的干菊花,下樓買了冰糖。花是很小的那種,金菊,小小的花,黃黃的。記得當初在茶莊買茶時,老板極力地推薦那種花朵稍大些的貢菊。看過,心里不是很喜歡。雖然對于菊花茶并不是很了解,更不會知道哪種花沖泡出來的是怎樣的香味。只是因了第一印象,便更鐘情于金菊。
菊花在盒子里久了,許多已經支離了,挑菊花成了我整個下午的主要工作。手指緩緩地揀起那一朵朵小花,心緒也在緩緩地游離著……
春天的陽光,暖暖的,不似夏天的那么熱,陽光里似乎還能感受到冰冷的冬的余味,整個下午,想到很多事。
人淡如菊——
記得和一位花農朋友聊天時,曾聊起花的芬芳。朋友說幾乎所有淺顏色的花都很香。越是顏色艷麗的花,越缺少芬芳。當時很是不解,事過很久,再想起時,才漸漸地明白,原來,淡是一種獨特的美,它不繁華、不熱烈,甚至不漂亮,卻更樸素、更真實、更長久。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由花及人,生活中越是質樸、淡泊的人,越有內在的、悠久的芳香。他們可以平淡對得失,他們能夠冷眼看繁華。暢達時不張狂,挫折時不失落。如此從容、如此坦蕩,何愁沒有東籬菊花般的心情?有了這樣淡定的心情,又何愁散發不出如菊花般的人格清香?
菊花古劍——
記得有誰說過,女人有兩種。一種是菊花古劍,一種是紅袖添香。前者可以為友,后者則可以為妻。那秉燭夜讀的書生身邊,自然少不了含笑添香的紅袖。只是常常覺得自己更應該是那與菊花古劍相伴的友。
菊花傲霜倚劍,朋友其淡如水。
菊花茶道——
中國茶道源遠流長,從陸羽的《茶經》開始,茶文化一路邁著幽雅的步子走了過來。作為茶文化的一種,菊花茶道尤其深受茶客們的青睞。無論是大氣的白菊、樸實的貢菊還是嬌小的金菊,菊花的幽雅圣潔,菊花的清心明目都讓我們為之傾心。
正所謂:獨傲秋霜幽菊開,云縷茶香飄過來。
放三兩枚干菊花,加兩顆冰糖,三五分鐘后掀開杯蓋,已有縷縷香氣襲來。放眼處,朵朵綻開的黃色小菊,輕浮在淡黃色的茶湯之上。細細輕啜,又會有絲絲冰糖的甘甜傳入口中。喝過茉莉花茶,也曾被那茶中的茉莉香氣吸引,而今的菊花茶香卻讓我更為神往。如果說茉莉茶香清新淡雅,那么菊花茶香則是一種清幽而智慧的香。它豐富而不膚淺,它恬淡而不聒噪,它理性而不盲從。
就在這樣一個初春的午后,在暖暖的陽光下,手里的一杯菊花茶給了我一份清香四溢的心情,隨著縷縷茶香慢慢地飄散開去……
(編輯 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