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年輕的狂熱收藏愛好者,在學完青花瓷收藏的培訓課后,便沾沾自喜地對馬未都說:“馬先生,別的我不敢說,永樂青花我徹底明白了。中國的五大巨頭都在旁邊講課,我做了非常詳細的筆記,現在都弄得明明白白了。”當時,馬未都什么也沒說,只是點頭微笑。后來,一次拍賣會上兩人又偶然碰上了。拍賣會上,有賣家正準備出手一個永樂年間的青花瓷盤子,馬未都對年輕人說:“你看這個,現在30萬塊錢,你要買,你在10分鐘之內給個價,這東西就是你的,錢我給你去弄。盤子要對了,值500萬元,錯了30萬元就扔了。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在10分鐘內做出買與不買的決定。”年輕人仔細地端詳了十來分鐘,最后憋紅著臉,說出一句讓馬未都哭笑不得的話:“我這會兒技術歸零了。”馬未都說,想掙錢就得學會先掏錢,就是得為將來的獲得付出學費。在真正有巨大壓力且得做出取舍抉擇的考驗到來之前,所有學來的經驗之談都只是紙上談兵,靠W+eWMwBvA77kKnNEWKu5Biu5mWwutjVq6lDIA7uXWxw=書本所學及老師的傳授是遠遠不夠的。
馬未都和鄭淵潔有過這樣一段對話。鄭淵潔向馬未都請教什么樣的古董值錢。鄭淵潔問馬未都:“年代越久遠的越值錢?”馬未都搖頭。鄭淵潔又問:“數量越少的越值錢?”馬未都還搖頭。鄭淵潔接著問:“那什么樣的值錢?”馬未都終于說話了,他說:“品質好的值錢。”大多數的人,一直都認為物以稀為貴,但馬未都說出了一個真理:品質好的永遠值錢。珍貴的內涵不在于少,也不在于年代久遠,而在于本身的品質,這對于任何東西都是一樣。
馬未都曾數次與心愛之物失之交臂。上世紀80年代,馬未都看到了一套上百件明清時期的瓷器,他怦然心動。當時賣主要價2.2萬元,馬未都瞻前顧后,最終沒買。馬未都說:“我犯了個終身大錯,我當時有這筆錢,可一下子花出去心里有點承受不住。我把它放棄了,要是沒放棄,價格至少翻1000倍。”還有一次,馬未都看到了清代的一個特別珍貴的古董。當時賣主要價3萬元港幣,他買不起。過了兩年,對此古董念念不忘的馬未都想去買時,古董已被買走。誰知,僅僅時隔一年,這一古董竟已賣出792萬港元的天價。一個是買得起,一個是買不起,兩次失之交臂使馬未都痛惜萬分。馬未都說,其中“買得起卻不買最讓人遣憾”。機會轉瞬即逝,面對機會,應該及時行動,別輕言放棄,別等到機會失去了再怨天尤人。
在收藏界,大家都知道古董市場上濫竽充數、魚目混珠的贗品、假貨居多。因此,上當受騙者還是層出不窮。馬未都說:“所有被騙的人都會說,哎呀,我當時腦子就不轉了,什么噴上迷魂煙了,其實什么都沒有。不是腦子不轉了,當時腦子轉得快,想怎么賺錢。所有的騙子都在一個地方下工夫,就是怎么能讓你貪上,而且這個貪,做給你看,你肯定要犯貪。戒不了貪,就不能玩文物。”俗話說:不圖便宜不上當,貪圖便宜吃大虧。只要“戒貪”,便不會上當受騙。不貪,是每一個人都要堅守住的底線。
(編輯 仕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