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后,我被一家雜志社聘為秘書。所以我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而且在曼哈頓區有一間公寓,這對來自長島小城的我來說簡直就是天堂。
六個月以后,我過著《欲望都市》里女主角那樣的生活。雖然我不曾擁有主角凱莉那么豐富多彩的故事。但我經濟獨立,可以買自己喜歡的衣服,為一雙鐘愛的鞋在第五大道刷自己的卡,也可以和幾個大學同學找一家餐館無所顧忌地狂吃海喝。當然,也有過幾任男朋友,不過都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我不急。我的白馬王子總會出現。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書寫有多差。有一次給老板做完速記后。我都認不出自己那亂七八糟的東西了。一位熱心的同事指出這點,不過不是我無法改正,這和努力無關,寫不出漂亮的字兒就像先天殘疾一樣沒辦法。
我的工作是通知一些公司把廣告用四色印刷放在雜志上,只不過區區10000美元的廣告費。我一不留神,把字母“d”寫成了“S”,這樣,一位大公司老總在我們邀請信上被寫成:“把他的屁股(ass)用四色印刷”后放到封面上。
結果我被解雇了。但運氣隨即出現了。雜志社里的一個編輯瘋狂地尋找一個廣告文案。我在收拾自己的東西前,灰頭土臉地走進那個編輯的大門。她大聲問:“瓊,你能把你的字寫好一些嗎?”我回答:“應該能吧。”我底氣不足,但覺得最好還是不要離開這個能發給我薪水的地方。一個廣告文案就這樣誕生了,而且這份工作好像比秘書更適合我。這件事讓我相信:不可能的事情永遠不存在。
當這本雜志停刊的時候,我參加的一個末流的百老匯劇團也失去了很多觀眾。我已經遠離了《欲望都市》里的那種生活,但我還得生活。我不想給別人做總是出錯的秘書,也不想做不入流的演員,可我還能做什么呢?
一天,收聽了兩個小時的廣播電臺的節目后,我把所有的人都雷倒了:我得到了那份主持工作。我說過不可能的事情永遠不存在。而我則發現最合適我的工作就是在電臺里和別人談話。我又重新過上了《欲望都市》里的那種生活。
有一天。一位身形高大、令人生畏的節目主任正式上任,和這位女上司一同上班的還有一條同樣高大、令人生畏的德國牧羊犬。我喜歡自己的工作,但不喜歡那條大狗,也許因此上司覺得我不喜歡她。有一天她把我叫到辦公室,簡單地說:
“你可以收拾自己的東西走人了。”這讓我不知所措。
六個月后,我把紐約城所有的廣播電臺都詢問了一遍,讓我感覺全世界都不需要人。但我沒有放棄,最終進入一家剛剛籌建的電臺。這個電臺一共三個人,一位父親和他的兩個孩子,看起來這里需要我。我所做的是講四分鐘的故事,每集15美元。我不在乎報酬和工作環境,我說過不可能的事情永遠不存在。后來,我等到了機會,在一家大電臺做一個談話節目,采訪的都是明星、學者和政要,有超過100萬聽眾。
再往后,我趕上了金融風暴,我又失業了。我已經不再在乎能不能過上《欲望都市》里的那種生活,我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標,所以我很有底氣。我不是在金融危機里第一個失去工作的,但我一定會是第一個走出失業陰影的人。
編輯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