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小企業“稅負之痛”
編者按:
一直以來,我國官方和一些體制內學者認為,中國的稅負是比較輕的,中國宏觀稅負還有上升的必要和空間……
然而,自美國《福布斯》雜志2000年開始統計中國稅負痛苦指數以來,中國的稅負痛苦指數一路上揚,一直位于世界前五名以內,2009年上揚至全球第二。
對此,西部大開發雜志社派記者調查了幾位中小企業家,實際情況和結論也很不樂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印刷廠企業主向記者反映,作為一個地方的私營企業主,即使是每年業務收入達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元,如不依靠偷稅漏稅,照章納稅,談論年凈利潤幾乎是一種奢侈。這位企業主還說,企業除了法定上繳的各種稅收、保險基金外,各種規范和不規范的收費仍是個天文數字,負擔之重,受累之深,難以名狀。他又說,企業繳納高額稅負、負擔沉重雜費,要守法經營,那就幾乎沒有幾個企業能發展起來,或者根本也就不值得干。企業要生存,只好“逼良為娼”,偷稅漏稅,直接對抗重稅負……
為了客觀地解密中國中小企業稅負,叩問中國中小企業的“稅負之痛”,本期特稿以《解析中小企業“稅負之痛”》為題,分三部分呈奉讀者,第一部分:《稅收之痛》;第二部分:《雜稅之重》;第三部分:《重稅負的另類對抗》僅供參考,希望能引起爭鳴,以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
封面報道:策劃/衛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