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集團在中國將嚴格遵循駐在國當地的法律法規。新措施的推出在短期內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一些影響,但我們并不認為從長期來講,會有很大影響。我們致力于在中國的長期發展,也非常自信在未來可以與中國社會的內資公司一樣取得長足的業務進展。投資環境是由許多復雜的因素組合在一起的綜合評估。對于寶馬來講,我們將致力于長期和可持續地在中國發展業務。
——寶馬(中國)公關經理段毅
卡特彼勒從不主動尋求任何天然優勢,對于在華外資企業“超國民待遇”被取消的現實,本集團會通過提高運營效率進行積極應對。應對成本可能上升的局面,對策應包含節省開支和提高效率兩方面。我們目前正在開展的一些項目和業務調整,客觀上也都可以起到這樣的效果;但在實質上,最重要的是卡特彼勒始終遵循“自由貿易”這一核心思想,希望與競爭對手在平等的平臺上公平競爭。在中國市場“超國民待遇”的取消不會對集團造成大的沖擊。
——卡特彼勒集團總裁瑞拉文
對于跨國企業來說,依靠全球采購及引入下游供應商的模式可以做到精準成本控制,稅費優惠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如果取消,相信不會對企業造成影響。
——廣汽豐田集團
外企進入中國時并沒有期望稅費優惠永遠不變,都知道到一定的時間會調整,這在外企的業務發展中已經有所考慮。外企到中國發展并非在乎省了多少稅收,而是看中了未來的市場和經濟發展,稅費優惠的取消只需要在企業內部財務結算上做一些調整即可。
——美華太陽石董事楊偉強
合資企業是根據企業經營情況來決定的,與稅種關系不大,兩稅的加征對外企利潤影響有限。
——美克國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對于東芝等外企來說,中國以前的優惠政策有所改變,但隨著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壯大,外資企業通過市場的拓展,應該可以消除政策方面的負面影響。
——東芝(中國)公司副總裁西川孝志
對所有企業實行統一稅制是國際慣例,也是中國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市場經濟走向成熟的表現。早期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曾經得到過很多稅收優惠,如今在一個平臺上與中國企業平等競爭也是應該的。十年前,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是看中這里較低的生產成本,今天進入中國則為了參與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和龐大市場需求。稅負的增加不會影響丹佛斯對中國的投資興趣。
——丹佛斯中國總裁托馬斯
威立雅對中國的投資戰略不會因為稅收政策的改變而改變。目前威立雅污水處理、固廢處理、能源和交通四大支柱業務均已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一方面給我們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來自中國同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有信心通過增加投資將中國市場收入占全球份額的比重由目前的2.5%增至10%。
——法國威立雅環境集團亞洲區總裁 穆喬石
取消外資企業超國民待遇不會影響飛利浦汽車照明在中國的投資計劃。企業是以市場為驅動的,飛利浦汽車照明未來就是更好地參與中國市場。
——飛利浦汽車照明全球副總裁Manfred Kwade
其實,外資并不如傳說中的那么喜歡所謂的“超國民待遇”,外資不求特別優惠;并且,外資現在更關注的不是中國的稅收,而是中國的市場機會。中國在統一內外資企業稅費上已經花費了一定時間,對于國外投資者而言,今后稅費增長是肯定的。但是,正因為稅費增長了,美國投資者今后將會更加關注當地的商業土壤和商業機會,特別是某地經濟的成長性和未來盈利能力。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 孟克文(Christian Mur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