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外國語小學的學校操場生均只有1.52平方米,狹小的空間給學校開展體育活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是上外靜小全體教職員工在陽光體育的道路上進行著艱苦的探索。學校采取的方法是四個“全”,即:全員參與、全過程貫穿、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推進。
強調對象上的“全員參與”,使陽光體育的理念成為學校每位教師的作為,惠及全校每個學生;強調方法上的“全過程貫穿”,使陽光體育滲透和貫穿于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強調操作上的“全身心投入”,鼓勵教師積極主動地將自身的特長充分發揮出來,使學校的體育教學、陽光體育運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元,并形成學校的特色;強調管理上的“全方位推進”,全面落實上海市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的要求,將三課、兩操、兩活動中的“兩活動”納入學校辦學的整體課程設置之中來規劃實施,真正做到每天一小時落實到每一位學生。主要的做法是:構建合理課程體系,確保課程落實;加強教師團隊建設,形成學校特色;重視體育衛生結合,實現全面健康。
課程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學校教學質量的落實,育人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做基礎。一面是學校外語特色品牌的建設,一面是體育課程的設置,如何領導教師團隊創造性的實施新課程,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考量著校領導對課程的理解力和領導力。
學校體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較高,而且都是一專多能,專業凸顯鮮明(有體操、擊劍、足球和韻律操等)。在保證基礎性課程開足開好的前提下,倡導教師開發校本課程。學校從最初“形體與舞蹈”,“少兒擊劍”兩門校本課程逐步發展到如今每個年級都有屬于自己的校本課程:一、二年級形體與舞蹈、三年級少兒擊劍、四年級游泳、五年級足球。一門門校本課程的開發,豐富著學校的課程體系。有限的課時,發揮著最佳的效益,學校課程盤活了,學生受益了。
如今,學校已建構起學校體育教學的課程體系,基礎性課程著力“培養學習習慣、獲得體驗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拓展型課程著重“激發學習興趣、拓展學習空間,培養綜合能力、支持個性發展”,下一步,我們將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以及和學校體育教學有關聯的校外體育活動都作為課程來建設,對課程架構、課程設置、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管理等要素,進行系統思考、整體規劃,從而豐富體育教學的內涵,保障學生能在陽光下激發體育鍛煉興趣、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