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如品茶。沉著心靜者,備以精制紫砂壺,煮水洗茶,觀其色,聞其香,品來當真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心浮氣躁者,隨手抓起茶葉,胡亂地用水一沖,端起茶杯便喝,覺得這比白開水并沒好喝太多。
書在被人閱讀時便不只是薄薄的一張張紙而已了,它有了深度,就如海洋一般。唯有保持平和的心境讀書,才能避開一道道暗流,繞過一個個漩渦,領略美麗的海底風光。
讀書人又仿佛風雪之夜的行路人。盡管寒風砭骨,寂寞如猛獸般襲向心頭,然而只要一直走,等到朝陽升起,你回過頭就會感嘆自己已經走了那么遠,并且前方是一片光明。只要堅持下去,將讀書作為自己的愛好,未嘗不可化苦為樂。
而若要說苦,我想沒有人比得上海倫·凱勒了。她以無盡的求知欲與過人的毅力,書寫了文學史上的傳奇。誰敢說,這其中不存在“樂”?
正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讀書有苦有樂,它們之間的關系并非相互對立。
中國古代就有這樣的例子,比如“孫權勸學”。呂蒙起初“辭以軍中多務”,學習在他看來不過一件苦差,后來他在孫權勸說下決定學習。沒過多久,魯肅路過潯陽與他交談,便大吃一驚。
從一個帶兵沖鋒陷陣的大老粗,最終成為博古通今、文武雙全的帥才,與周瑜、魯肅、陸遜這些天縱之才并稱“東吳四英將”,呂蒙擺正了學習態度,以讀書為樂,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端正了態度,平靜了內心,方能品得苦盡甘來的滋味。知識就像一潭水,若你拼命撈水中的泥沙,水只會越來越渾濁;若你堅持在一旁靜心等待,水就會因雜質的沉淀而清澈見底。
讀書如此,做人也一樣。忘卻苦澀,以一顆誠心平和處世,你便會感受到其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