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后,心終于沉靜下來。我的房間分成了兩部分,互相連通,前面寫字,后面睡覺。日子就這么似有似無地開始了。
1
陽光來得太突然,我打算出去走走。
在這個小鎮(zhèn)生活了那么多年,對有些環(huán)境還是陌生,大概是因為從前我不愛出去走動。走著,我就想起了曾經(jīng)在閣樓中度過的日子。我記得從前住過的房子邊上,有一幢突兀的高樓,恰似空樓,很多時候都是一片寂靜,可里邊住著兩三戶人家。我常愛跑到最高層去眺望,其實也望不到太遠,但那時總以為從那里可以望到很遠的地方。驀地想起海子說的,“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不過在那段時間里,我學(xué)會了自己哼歌自娛自樂。后來膽子大了,拿著瓶瓶罐罐和畫筆去樓梯轉(zhuǎn)彎處畫畫。直到有一天,有個女人從樓下“噔噔”跑上來,無厘頭地說我一通后,我就沒敢再去。想來那時還真是膽小,換作現(xiàn)在肯定是義無反顧。
沒了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開始感到生活百般無聊。之后再尋,也沒有找到更好的地方。唯一覺得新奇的是遇見彈琵琶的老人。老人的屋子在許多條小路的岔口,屋內(nèi)墻壁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樂器,很容易讓人遐想他的青春。他彈琵琶的時候手瑟瑟發(fā)抖,琴弦的顫音讓人驚恐它隨時會斷。他曾答應(yīng)過要教我一些樂器的,后來隨著搬家,這個約定也無疾而終。遺憾是肯定的。在我又一次去那個屋子的時候,人去樓空。
2
后來,我繼續(xù)遷徙,像一只鳥一樣。
來到這里沒多久后,就入了冬。入冬后沒多久,就到了除夕。除夕似乎比往年要顯得凄涼,一個人的旅途總要有些東西來裝飾才顯得華麗斑斕。接到幾個寒暄的電話,掛掉后心里的郁悒煙消云散。窗外煙花在無休止地幸福綻放。煙花綻放的時候,總讓人怦然心動,比青春期的悸動還來得轟轟烈烈。
愛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屋里飄著“如果沒有遇見你,我將會是在哪里,日子過得怎么樣,人生是否要珍惜……”其實這首是媽媽愛聽的歌。
一盞臺燈,一張簡單的小床,晚上可以看一些雜書,區(qū)別于原來的生活,少了夜半老頭的咳嗽聲,女人的喋喋不休,男人打牌時粗狂的言語。那些可以回憶的,不樂意回憶的,都一起蜂擁而上。突然間,爆竹聲聲,又放煙花了,那就關(guān)燈,靜靜地看吧。看浮塵與光點,看它們愈演愈烈,渾然天成。
3
看到《讀者》上馬超的《我是北大的窮學(xué)生》,心里感慨萬千。他大概是這么想的,這又有什么呢,不過是窮而已,他的生活是最充實、最精彩的。若干年以后,他倚著富有的姿態(tài)訴說當(dāng)初的窮,應(yīng)當(dāng)是一種幸福啊。于是想,很多當(dāng)時覺得難堪無比的事情現(xiàn)在回憶起來也不過是莞爾一笑就過去了。
《蝸居》熱播了,是不是每個人都會像里面的海萍和蘇淳,在茫茫人海的都市里為了尋找一個自己的窩而忙碌不已?曾經(jīng),我覺得有一個自己的窩真的非常重要。漂過之后終于明白,漂著讓我享受到了更多的人生樂趣。漫無目的地漂,在漂過的地方留下痕跡,回望時總是別有一番風(fēng)味。
時光從不停滯,我對日后的生活從未停止過無邊無際的幻想。
以前看電視里面華麗的生活,非凡的人生,覺得自己以后的生活應(yīng)該也是這么精彩。直到被家長、老師、哥姐嗤笑,才有些懷疑:會有那么艱難嗎?
我想,愛幻想不是錯,不能夠幻想才是遺憾,連夢想都沒有的時候,人生也就失去了色彩。
聽說每個人在十六七歲的時候都會很叛逆。我開始不聽別人的諄諄教導(dǎo),剛愎自用,期盼初三的鬼日子快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