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總量固然重要,但是GDP結構更重要。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說,鴉片戰爭時,中國的GDP比英國大很多,但它是糧食、棉花、茶葉等農產品及手工制品構成的,而英國主要是鋼鐵、蒸汽機、火車輪船等各種機器設備構成的,雖然GDP不如中國,但結構卻符合了當時技術前進的方向。所以,我們要成為強國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人力資源結構。
如果認為外交只是外交部的事,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必須呼喚大外交時代早日來臨。
——前外交學院院長、前駐法大使、外交家吳建民認為,外交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小外交”,即通常講的政治外交;一種是“大外交”,就是“拓展一個國家的外交領域與外交資源,讓外交不局限于政治層面,還要服務于經濟、文化、科技、軍事以及新聞等領域。”
沒有人是完美的,社會不可能完美,因為社會由所有不完美的人組成在一起。你的職責是比別人勤奮一點、多努力一點、多一點理想,世界才會好起來,我就是這么走過來的,我能走到今天,唯一的理由我比同齡一代更加樂觀,更加懂得左手溫暖右手。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中國外經貿大學與學生交流時這樣說。
這個沒什么特別的,我還是那句話:搭功夫。搭功夫里面學問大了,又非常簡單。美國人有個說法,沒有16遍的修改就不能叫劇本,為什么呢?因為前8遍怎么都能看出人為的痕跡,后8遍要把人為的痕跡弄成天然,不搭功夫不行。
——賀歲片《讓子彈飛》上映半個月票房破5億,被記者問及如何保證電影能一氣呵成時,導演姜文這樣回答。看來無論要做好什么事,“搭功夫”都是不變的真理。
我們應當遇事冷靜,但是不應當遇事冷漠。如果你喪失了情感,你就會用一些貌似理性的態度掩蓋真正的判斷力,變成一個冷漠的人。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院士這樣評論學生在黃山遇險引發的輿論批評事件。
你面對的不是一個學科和專業的選擇,而是哪一道門將通向最好的自己。在選擇報考藝術類還是普通高考的時候,在選擇報考哪個學科的時候,放在第一位的是本能的我喜歡嗎?在這里會自我實現嗎?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著名文化人于丹教授希望所有的高中生都以一種最輕松的心態面對學科、面對未來大學這道大門,她認為選擇專業時不能太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