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中考在全國很多地區推行了多年,各地的實施方案也不盡相同,縱觀2010年《南通市中等學校招生體育考試改革實施辦法》(以下簡稱體育中考辦法)無論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與過去的體育中考相比,都有著質的變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對傳統體育中考辦法的一次改革。傳統的體育中考方法過于機械呆板,考試時間均放在初三年級的第二學期,由教育主管部門統一組織測試,項目也顯得頗為單調(一般的說也就是三項,如跳繩、排球、短跑等);而現行的體育中考方法較為“人性化”,考試項目設置分為三類,即必考類、選考類以及抽考類,總分50的分值分配于初中三年六個學期之中,比例權重也合乎情理。
傳統體育中考辦法的負面影響何在,現行體育中考改革的意義何在,實施現行體育中考政策應該注意什么問題,下面就這幾個問題現,談幾點認識,與同行們商榷。
一、傳統體育中考辦法衍生的負面問題
1.體育課堂教學形式的單一枯燥
在傳統體育中考政策的影響下,一般地說體育課內容的取材大多源于體育中考,特別是初三年級的體育課,更是局限于很少的幾個項目,即便是有所改變也是萬變不離其宗,使得上課的老師感到疲倦、沒有激情,學生感到單調、沒有新意,體育課失去了其本質的內涵與應有的魅力。
2.體育課時的隨意刪減
傳統體育中考政策規定,學生的體育成績在初三年級才算入總分,而且所考項目早在學生進校的時候就已經知曉,只要在初三年級稍微突擊一下,基本上就能取得一個比較理想的體育分數。因此,很多學校很不重視體育課時,特別是初一、二年級體育課時可多可少,在其他學科會考期間,隨時停掉體育課而臨時改上其他科目的現象屢見不鮮。原因很簡單,在一些學校領導的眼中,體育課時的多少是無足輕松的。
3.體育教學質量下降
由于傳統體育中考政策存在的瑕疵,使得學校的體育中考成績普遍較好,而且是很容易獲取,這讓上至學校領導層下至一線體育教師群都認為學校體育教學就是服務好體育中考,在這種思想的誤導下,學校體育教育變得無關緊要,常態體育教學變得更隨意,放羊課自然就應運而生,學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嚴重下降。
4.學校體育氛圍惡性循環
學校體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是一種校園文化,它有著極其頑固的繼承性。如果說一所學校或是一個地區都盛行這么一種思想——體育中考分很好拿,沒有什么難度系數,那么這種思想會在一屆一屆的學生中逐年滲透,更會禍及到學生家長和社會,順理成章地成為很多人的一種共識。可怕的是這種不良的學校體育氛圍更會嚴重地挫傷到我們的一線體育教師,使得他們變得麻木不仁,工作起來沒有動力、沒有方向,個別人甚至是“破罐子破摔”。
二、現行體育中考辦法彰顯的高效亮點
1.有利于開齊上足體育課時
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初中的課時應是每周三課時,而在以往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學校里體育課時有的是兩節,有的僅僅是一節。自體育中考辦法出臺以后,這種現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因為學生要“考”的內容太多了,倘若沒有足夠的課時做保障,要應對體育中考顯然是不切合實際了。據筆者調查得知,南通六縣一市所有初中的體育課時不但開齊了上足了,有的學校還外聘了一些其他學校的老師來兼職體育課,以解燃眉之急。
2.有利于執行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是體育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計劃與實際操作完全是脫節的,盡管學校的體育教研組也制定了各類教學工作計劃,但事實上僅僅是一種擺設而已,應付學校的檢查罷了。然而體育中考新舉措的誕生,使這種現狀得以改觀。現行體育中考辦法規定,初中階段每學年的第二學期,要考查的內容很多,除了必須考的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以外,學校還要再考四項(均由學生自己選擇),而且每年度考試的項目不能雷同,更難的是初三年級的第二學期中的統考項目,是由教育行政部門在考前兩個月內公布,如果哪所學校不能執行教學計劃,將會直接影響到中考的體育成績。
3.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
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存在著個體差異是正常的、客觀的,如身體素質、運動傾向、運動技能儲備等等。而現行的體育中考辦法正好迎合學生的不同個性,因為所測項目眾多,學生可以選擇的面太廣了,可以拓展的空間更寬了,田徑、體操、武術、球類等等,可以說是應有盡有,總有一項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在體育中考辦法的指引下,學生體育學習的動力更強了,興趣與愛好更濃了,長此以往必定能張揚學生鮮活的個性,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4.有利于加速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體育教師和文化課老師相比,有其不一樣的專業素養,體育中考改革向我們的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體育中考深入,我們的體育老師必須高瞻遠矚、更新理念,必須溫故和知新——不但要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技術,熟悉本專業的基本構造和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還要掌握本學科各種知識之間的“縱橫網絡”以及相關的教學策略,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5.有利于提高學校業余體育訓練成績
業余體育訓練是學校體育教育的延伸與拓展,它的成果從某種程度上更為直接、具體地反映一所學校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學校體育文化。而現行的體育中考政策正好可以彌補業余體育訓練的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因為開設的內容(項目)多了,學生的運動技能儲備就相對豐富了;開設的課時足了(學生練習的時間多了),學生的運動基礎相對扎實了;考核的辦法多元化了(必考類、選考類、分學期考核等),學生體育學習的態度與責任意識增強了等,這都為學校業余體育訓練的選材、訓練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與堅實的基礎。
三、實施現行體育中考政策的建議
1.體育中考改革是一項觀念先導的教育改革,對于這樣一個新鮮事物,需要我們各個層面的教育工作者去宣傳它,讓它的要義真真切切地滲入每個人的心中,以博得全社會的關注。
2.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從宏觀上逐步指導,正確解讀體育中考改革的各項方針政策,建立體育中考改革的信息網絡,及時捕捉信息,特別是一線老師的心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斷完善相關措施,使其盡善盡美。
3.貫徹落實體育中考改革政策的一線體育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學生體能與技能水平測試及升學體育考試中,做到公正、公開、公平、實事求是,用自己的誠信來捍衛學校體育事業的尊嚴。
在改革中前行的體育中考,給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帶來了許多全新的思考,同時也給我們體育老師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憧憬和希望。我們由衷地祝愿南通體育中考改革能在“敢為天下先”的創新舉動中“一路走好”,所有的體育人也定能體會到“雨后見彩虹”的那份真切感受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