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頻道:江蘇衛視節目類型:跨年特別節目
授獎辭
《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是江蘇衛視全球資源調動能力的一次演練,也是一次熱點電視資源和以微博為代表的
新媒體的成功對接。既豐富了跨年市場,也彰顯了“幸福中國”的戰略謀劃。
巧妙地找到與年度熱播節目《非誠勿擾》相結合的契入點,江蘇衛視2010—2011年跨年演唱會成功延續了江蘇衛視品牌“幸福”精神,并與新媒體達到了有效合作——現場增加了24位女嘉賓與網絡觀眾的微博直播互動。此舉不僅提高了跨年演唱會的互動性,也給業內外留下了新的命題:新媒體與傳統電視平臺,攜手前行的路有多遠,而互助互利的方式又包括哪些?
近年來,跨年演唱會已成為各衛視“實力與勢力”的象征。江蘇衛視副總監王培杰認為,作為歲末年初的重頭戲之一,跨年演唱會的意義在于對觀眾的回饋,以及對衛視自身品牌的提升。“如此,跨年演唱會成為體現一個衛視綜合能力的標桿,對頻道定位和內容具有延伸和拓展的意義。”隨著此前江蘇衛視將頻道定位升級為“幸福”,“幸福跨年”成為本次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的主打概念。
“江蘇衛視近兩年起點很高,進步迅猛,且領導重視,人才濟濟,發展潛力可期。”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苗棣評價說。本次跨年演唱會的演出陣容突顯其為打造“國際范兒”所做出的努力。王培杰認為,本次演唱會重點突出與江蘇臺其他頻道相關節目,以及新媒體的結合,“體現出頻道整體品牌精神的延伸”。在節目編排上,不僅要展現藝人的唱功,還要有故事性,并融入與觀眾、與現場氛圍的互動,完全超越了傳統的商業演唱會。此外,諸多國際藝人參與其中,這對演唱會流程以及相關的硬件配置都有極大的提升。“對江蘇衛視自身來說,這種國際化標準,對很多方面的要求都更嚴格,各方面的能力都上了一個新臺階”。
因為有歐美等國家的藝人參與,溝通工作比往年提前了三個月。即便如此,最后仍舊有部分藝人因為種種原因未能走到這個舞臺上,但整個過程“是真實可感的”。王培杰表示,整場演唱會力求多元化,讓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到平時難得一見的國際明星,可以體驗到其他節目所不具備的“新鮮感”。而通過這次的全面升級,“今后再做類似節目的時候,要求也會更加嚴格”。
江蘇衛視本次跨年演唱會,非常強調“參與感”。而要借助新的媒體形態,自然就想到了交互性較強的微博。這也是最近“新老媒體”相互結合的著力點,而二者的共贏和互融,也是一種新的趨勢。“我們所著力的方向,是和國際電視發展的大趨勢相吻合的:內容關注社會現實,形式充分結合新媒體,進而產生新的節目樣態。隨著中國電視的發展,如果我們能夠擁有自己原創的特點,并能被海外同行所模仿的時候,很可能就是因為我們在這方面走得比國外更快。我們正朝這個方向努力。”王培杰說。
總導演自述
在跨年演唱會的競爭中,要想成功,就必須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質。在這方面,一臺演唱會能夠與整個頻道的氣質相吻合很重要。除了必要的流程安排,最大的難度在于如何和頻道自身的氣質相匹配,并保持連貫性和延展性。其實,就是如何設定主題,設置環節,以及互動形式的創新。
江蘇衛視從2011年10月底才開始籌備整個跨年演唱會,時間非常緊迫。但我們最終從江蘇臺的自有節目中找到了很好的切入點,那就是本年度最火的節目之一《非誠勿擾》。
一年來,《非誠勿擾》的男女嘉賓和普通觀眾通過微博互動引起極大的社會反響,這對節目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在2010—2011的跨年演唱會的籌備中,我們很自然地想到用微博這種新媒體形態與相對傳統的電視媒體相結合。這種結合產生了很多新的變化。新媒體所帶來的新元素反過來也很好地推動了電視節目的發展,這種結合,不管節目也好,跨年演唱會也好,值得提倡和研究。
——王培杰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總導演
評委點評
展現了江蘇衛視廣闊的“國際視野”、深刻的“本土理解”,這是一個戰略意義上的新的起點,代表著中國電視創新力量的發展方向與2011發展格局的確立。
——高曉紅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