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租是北漂族們初到北京時的一般選擇,有過北漂經歷的人們,幾乎都有合租的經歷。細究原因,無非是這么幾點:省錢,北京的房租在初到北京的北漂們看來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合租,不必一個人承擔整套房子的租金;方便,許多人選擇離公司或單位比較近的地方合租,不用每天花大把時間在上下班路上;熱鬧,有人和自己一起住,不至于在不上班的時間里太孤單。
在如今房價逐步降低,房租逐步升高的大環境下,合租生活依然是北漂族們的第一選擇。或許選擇合租已經不是北漂們經濟上的必然選擇,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習慣。
那些不靠譜的合租伙伴
徐熙凌,安徽阜陽人,北漂4年,換過4次房子,全部是與人合租。他的合租故事更多的是一些讓他有些哭笑不得的經歷。
每個合租者都會遇到一些不太靠譜的合租伙伴。徐熙凌似乎有些倒霉,他遇到的合租伙伴不靠譜的多,靠譜的少。講起他的經歷的時候,徐熙凌滔滔不絕,像在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
2007年初到北京的徐熙凌住在北京東四環外的朝陽北路上,就在農民日報社旁邊。三室一廳的房子,住著5個人——徐熙凌和同學、租下房子的“二房東”以及另外兩個女生。
男女合租最麻煩的問題出現了,洗手間的使用成了合租生活中最讓他郁悶的問題。女孩兒早上洗漱用的時間比較長,大家早上上班的時間又比較接近,女孩兒們通常會占用洗手間將近半小時,等她們出來,男孩兒們再去洗漱。
“她們早上不愿意早起,喜歡卡著時間出門,我們要是在他們之后再去洗漱,早上肯定就遲到了。沒辦法,只能早上提早半小時起床,太痛苦了。”
房租也是個大問題,因為三個房間有大有小,房租2800元沒有按人頭均攤:兩個女孩兒的房間最大,兩人一共1100元,徐熙凌和同學的房間1000元,“二房東”的房間700元。
后來,倆女孩兒覺得出1100元有點多,就跟徐熙凌他們倆人談判,提出兩個屋子均攤2100元的房租。如此算來,兩個男孩兒每人每月多掏25塊,兩個女孩兒每人每月少掏25塊。
“25塊其實不算啥,但那時候就是不希望她們得寸進尺,一直沒同意。后來實在是磨不過她們,最后還是同意了。”
正好借此機會,徐熙凌跟兩個女孩兒提出了條件——早上早起10分鐘。“每天能多睡半小時,每月多掏點也樂意!”徐熙凌說,“算下來是每天兩塊錢買半小時睡眠!比上班睡覺被領導發現然后扣工資合算得多。”
一年之后,徐熙凌和同學離開這里,搬到了稍遠一點的青年路上的一個房子里。新的合租伙伴中有一個男孩是個大大咧咧的人,上班時間比較早,早上通常比徐熙凌和他的同學早起一個多小時。“遇上這樣的噪音制造者,真的很倒霉。”徐熙凌說這話的時候,一臉的無奈。這位新伙伴每天早上洗漱時發出的大量噪音令徐熙凌和他的同學不堪其擾。
為了早上這可憐的半小時睡眠,徐熙凌跟新伙伴低調地協商了幾次。還好,男孩通情達理,早上是聽不到臉盆響了,可又有了新問題。
沒過多久,這個新伙伴交了個女朋友,每到周六日就過來玩,時不時還邀請徐熙凌和他的同學一起玩,活動項目就一個——打麻將。一開始只是周末玩,后來女孩干脆不上班了,直接搬了進來。一開始只是打著玩,后來發展到要“帶響”,雖然錢不多,但真挺煩人的。小兩口時不時還要在牌桌上拌個嘴、生個氣,搞得徐熙凌和他同學這倆陪打的經常尷尬不已。
“后來,我們再搬家的時候,他倆說繼續一起租房子,我們就找了個理由拒絕了。”
合租生活中的樂趣
“當然也有靠譜的室友。去年和我們一起住的那兩口子,一個是自己開家政服務小店的,一個是公司小白領,這兩口子都是特靠譜的人。”
劉德順,28歲,北漂5年。他的合租經歷比較幸運,遇到過一些很不錯的合租伙伴。
在三元橋附近上班的劉德順,住在管莊,合租伙伴是小兩口。男孩實在,女孩也大方。劉德順上班的距離比較遠,每天下班之后都在外面吃飯,花錢多,吃得也不怎么好。小兩口見他這樣,就經常招呼他一起吃晚飯。后來時間長了,就跟他說不要在外面吃飯了,每天回家來三個人一起吃。
“碰上這么實在的,真的過意不去,大家都不容易,他倆還得照顧我。”后來,劉德順想了一個辦法,每天下班之后買些菜回家,這樣小兩口第二天就不用再買菜了,算是對他倆的一點謝意和補償。
有一次,女孩的弟弟和女朋友來了北京,住在他們屋里,他們的屋子小,東西又多,小兩口子沒辦法,就在劉德順屋里打地鋪。住了大概一周后,小兩口非要跟劉德順算這一周的房租,無論劉德順怎么推辭,小兩口都堅持給了300塊錢。
小兩口搬走后,新搬進來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兩室一廳的房子里,倆男孩住一屋,倆女孩住另外一屋。
說起這段,劉德順有點不好意思,因為他很快和其中一個女孩兒談起了戀愛。
“我跟我女朋友想撮合他倆,女孩有意思,可這個男孩不知道為啥,就是沒啥想法。我倆給他倆制造了很多單獨相處的機會,可人家就是沒啥動靜。我跟我女朋友倆人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其實我倆也是有私心的。”劉德順嘿嘿地笑,“他倆成了可以住一塊兒,那我跟我女朋友也可以名正言順地住一塊兒了。要不然這倆屋子沒法分啊!”
合租者的夢想與現實
“剛來北京的時候,懷揣著雄心壯志,想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混北京,跟人合租的時間長了,形形色色的人都接觸過了,什么樣的苦都吃過了。人越來越實際,理想也不像當年那么不著邊際了。”北京生活了5年的劉德順說起這話,感慨很多。
已經和女朋友談婚論嫁的小胡談到這個問題時也是一陣唏噓:“我的夢想?我的夢想也是隨著現實和年齡的變化不斷變化的。最初來到北京是想干一番事業,就是想著出人頭地,揚名立萬。到了現在,我的夢想早變成在北京安身立命、成家立業了。最實在的想法就是在北京能買一套房子。”
月供付得起,可卻拿不出首付,女朋友的媽媽也因為這樣不太喜歡他,不太想讓他倆結婚。采訪的時候,小胡的女朋友剛剛離開北京,回到老家的報社工作。照小胡的意思說,女朋友家里不希望女兒嫁得太遠,就是在逼小胡——要么在北京買房子,要么就跟女方回家結婚。
“我是個大男人,倒插門總是不太好的。就算我能同意倒插門,我父母也不能同意。但她(女方)家里又不會同意她跟我嫁到山東去,或者就在北京這么漂著……”
根據2010年初的統計,北京市常住人口數量達到2200萬,其中外來人口占將近4成,達到725萬。在主要的6個居住區(東城、西城、朝陽、海淀、昌平、通州)中,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口的比例達到1∶1。
外來人口絕大多數人選擇了合租這種生活方式,在他們為北京這座現代化國際化的大都市勤勤懇懇服務的時候,幾乎承受著最艱苦的生活條件。
還好,北京并沒有忘記他們,根據北京市最新的政策,外來人口現在可以申請公租房了,這對北漂的合租者們是一個絕對的利好消息。脫離合租生活,讓他們生活得有尊嚴一點,這是北京如今能為他們做的最實在的事情。
合租對北漂一族,不僅是無奈的選擇,也是他們在這個城市中抱團取暖的一種方式。只有經歷過合租生活的人,才能明白北漂族的無奈和他們心中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編輯??麻雯)
?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