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新時期用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的需要,南陽市從提升基層工作能力入手,強化信訪干部配備,加強信訪干部教育培訓,注重提升信訪干部的綜合素質,并將信訪干部參加培訓情況、學習成績作為干部考核的內容和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培養造就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有思想、特別能作為的、具備較強社會管理能力的信訪干部隊伍,全市信訪總量逐年減少,信訪積案大幅下降,信訪部門綜合協調解決問題的能力持續增強,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肯定和好評。
堅持以人為本,打造群眾之家。 為徹底改變信訪接待場所過去那種辦公無設備、群眾不信任的難堪境地,市委群工部制定了《南陽市基層群眾工作站(科、股)建設標準》,并于2009年8月在新野縣召開了全市信訪工作基礎建設現場會議,對基層基礎建設標準進行了規范。全市先后投資兩千萬余元,改善辦公條件,完善配套設施。市委群工部將2010年定為“基礎建設年“,先后10多次組織高規格的督查隊伍,以“夏強基”專項行動為載體,采取同時、同步、同標準的“CT”工作法對全市14個縣市區基礎建設工作進行全面掃描和幫扶整改, 使原本參差不齊的信訪現狀徹底改觀,唐河縣、方城縣、社旗縣、鎮平縣等搬遷、新建、擴建了接待辦公場所,全市基層解決群眾問題的能力全面跟進。同時,全市投資200余萬元,著力建設信訪文化,在群眾來訪接待場所安裝空調,設置供水設備,配備急救藥品、紙、筆、眼鏡等必須品,優化接訪環境,提升服務質量,打造了溫馨和諧的“群眾之家”。目前,市、縣、鄉信訪場所面貌全面改觀,縣、市、區群工部均擁有數千平米的辦公大樓,千余平米的接訪大廳,236個鄉(鎮、街道)群工站辦公用房都在3間(60平米)以上,且軟硬件配備齊全。南陽信訪工作實現了有陣地、有隊伍、有制度、有經費。
強化制度保障,壯大信訪隊伍。針對新時期我市信訪干部數量與擔負的工作任務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群眾工作的意見》,將信訪干部人員配備用文件形式固定下來,文件明確規定:人口在50萬以下的縣(市、區),縣(市、區)委群眾工作部人員配備不少于30人;人口在100萬以下的縣(市、區),群工部人員配備不少于35人;人口在100萬以上的縣(市、區),群工部人員配備不少于40人。人口在3萬人以上的鄉鎮,專職群眾工作人員不少于4人。市、縣重點部門要成立群眾工作科,正科級規格,配備1-3名專職信訪干部。目前,全市共有信訪干部1863人,較五年前增加418名信訪干部,基本滿足了新時期信訪工作的需要,確保能夠隨時接待來訪群眾,及時跟蹤督辦案件,及時反饋辦理意見。
調整學歷結構,提高文化水平。我市市、縣兩級信訪部門高度重視信訪干部知識結構調整,不斷提高信訪干部隊伍整體文化水平。一是在職深造。鼓勵信訪干部積極參加自學考試、黨校及大專院校在職學習深造,提高文化水平,提升知識結構;二是公開選調、招聘。從市、縣直屬單位選調、招聘高學歷人才,從院校畢業生中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才;三是接收軍隊轉業干部。市、縣信訪部門主動接收軍隊轉業干部,直屬部門信訪專干有相當一部分是轉業干部。止目前,我市信訪干部隊伍中有研究生學歷4人,本科學歷707人,大專學歷875人,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占總人數的85%。這部分信訪干部學歷高、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為做好新時期信訪工作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和知識基礎。信訪干部熱情的態度、負責的精神、過硬的素質、良好的形象深受來訪群眾好評。
認真組織培訓,增強業務能力。一是組織初任和任職培訓。市委群工部每年舉辦全市信訪干部培訓班,從新形勢下信訪工作的實踐與思考、當前信訪形勢、任務及工作要求、《信訪條例》等政策法規、信訪工作實務等方面,對新錄用信訪干部和群工部門新任職領導、鄉(鎮、街道)新任群工站長和部分縣直部門分管信訪工作的領導進行集中培訓,提升信訪干部整體工作能力;二是組織參加上級培訓。每年從市、縣信訪系統抽調信訪干部參加全國、全省信訪部門組織的學習培訓;三是組織定期業務培訓。市委群工部每年對全市信訪網絡安全管理人員、全國信訪信息系統操作人員、信訪督查員等,進行專門業務培訓,提高專門業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四是組織全員輪訓。市級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在職培訓,縣級對所有信訪干部進行輪訓,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工作能力。五年來,我市參加國家、省、市、縣培訓的人數累計達到8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信訪干部的業務工作水平。
加強學習考察,提升綜合素質。一是市、縣群工部門把每周五下午定為信訪學習日,以“轉方式、正風氣、提效能”活動為載體,通過以會代訓等形式,學習中央、省、市領導講話精神,學習信訪工作政策法規,掌握上級決策部署,著力提高信訪工作人員能力素質,提高分析形勢、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市委群工部每年組織市、縣信訪干部到信訪工作先進市、縣考察,學習借鑒外地外省好的經驗做法,以此找準差距,加壓增責,推動工作水平提升;三是結合開展“創先爭優?能力建設”活動,在全市信訪系統深入開展向優秀信訪干部潘作良、李海景等同志學習活動,不斷激發全市信訪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目前,信訪工作有干頭、有奔頭已成為全市信訪干部的共識,想干信訪、能干信訪、會干信訪已經成為南陽信訪干部隊伍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