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家住南昌城郊,卻因種種原因,很少光顧紅谷灘。但紅谷灘日漸鵲起的名氣,卻不能不讓我擇日前往。在這十月一日國慶放假這天,相約幾位好友,在金色陽光下,我們走進了紅谷灘這方神奇的土地。
租來一輛免費自行車,我們得以在紅谷灘心臟地帶暢游。嗬,那高入云端的中航國際廣場、摩天輪,還有那鱗次節比的大廈樓群,讓我們分明看到了現代都市風采;那水草茫茫、林木蔥蔥,野花點點、蘆葦青青的漁舟灣,又讓我們見識了一個生態城區的迷人風景;還有那恢宏大氣的南昌國際展覽中心、中央綠地廣場,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形象呼之欲出。
是呀,南昌有了紅谷灘這么一個讓世人矚目的新城區,叫誰能不來一睹她的美貌新姿呀?走在紅谷灘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你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就像走進了深圳特區、香港這樣的名城的感覺。尤其是那一江(贛江)兩岸的景色,又讓人仿佛置身大上海那美麗的身姿,令人留連忘返。
最令人難忘的,是那與江南名樓騰王閣隔江相望的秋水廣場。噴泉伴音樂起舞,賓客隨綠蔭暢游。“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置身其間,仿佛走進了人間天堂。
這里交通四通八達,路面十分寬廣,道路綠樹成蔭,街市花繁似綿。早已遷來的南昌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等黨、政、群、新聞媒體辦公大樓,一個個都宛若相嵌在這個特大天然公園之中的一朵朵奇葩。
沿著贛江西岸而上,在那一束束花草叢中,聳立著一排排神態各異的名人雕像。原來這是紅谷灘新區贛文化長廊。她就像鑲嵌在贛江邊上的一條玉帶,把人們的思緒帶入了江西煌煌千年的文化瑰寶。這條沿江長廊長有三千米,共分為開篇、先哲崇光、青銅時代、文學巨人、藝術巔峰、儺廣場、大道清風等十個景點。那大型的石雕、銅雕、樓臺亭閣、景觀花壇、景觀眺臺以及噴泉瀑布等景物,將我們帶入到一個夢幻般世界。
我如饑似渴地瞻仰起歷代文化祖先,只怕漏掉一位名家。贛文化長廊以雕塑、浮雕、石刻、壁畫、小巧園林與建筑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將我們立即引入到數千年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贛文化時空隧道。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歐陽修、曾鞏,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黃庭堅,儒家理學先賢朱熹、周敦頤、陸九淵、王陽明,抗金民族英雄文天祥,古代杰出科學家宋應星,哲學家李覯,寫意派國畫大師朱耷(八大山人),山水畫鼻祖謝靈運,戲劇大師湯顯祖,古音韻學家江永,以及佛、道等宗教界的大師鑒真、張道陵、許遜等,這應有盡有的許許多多名家,讓我目不暇接,心潮涌動。蕩漾其間,宛如與古人同游;品味歷史,就像喝珍藏千載美酒,我別無選擇,陶醉了。
一路欣賞過來,讓我們深切地領悟到了贛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厚重。陶淵明開創了中國田園詩新天地;歐陽修領軍古文革新運動;王安石率先倡導道德性命之學;黃庭堅的“脫胎換骨、點石成金”之詩風;楊萬里文采活脫之特色;湯顯祖戲劇更是建立元曲之基礎;張潛的《浸銅要略》是中國古代唯一的煉銅專著;曾安止的《禾譜》是驚世的水稻品種巨作;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成為當世最全的農業手工業百科全書;趙友欽的《革象新書》科學說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把天文歷法知識運用到人類生活試驗中。且看那些古代名人巨匠的塑像,更是一個個栩栩如生,令人景仰。我專心致志地用相機將這些名人先賢一一拍了下來,就讓他們永遠珍藏在我的心中吧……
紅谷灘,一塊千載無人問津的沙洲,在這短短十年之間,便崛起成為了江西省省會城市——南昌市的一座新城。這滄桑巨變,叫誰能不為之驚嘆?這神來之筆,讓誰能不為之神往?一朝名揚天地間的紅谷灘,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見證了神州大地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