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地區位于我國北疆,氣候寒冷,無霜期短,但土地肥沃,蜜源豐富,而且又是大豆主產區,各大農場油菜地也很多,秋季胡枝子等蜜源極為豐富,是較好的養蜂基地。但因受季節氣候的制約,使這一地區的養蜂業遲遲得不到發展。筆者養蜂30多年,歷經多次失敗,摸索出一些在高寒地區養蜂的經驗,現介紹給大家,供參考。
春季管理
1 時間:在每年的3月中旬,氣溫回暖,要抓好時機及時排泄。
2 方法:先鏟除積雪。清掃好場地。把要放蜂箱的地方用碎草鋪墊。將蜂箱整齊地擺放在碎草上。夜晚箱頂蓋上棉墊,以防夜間低溫傷蜂。
3 排泄:打開箱蓋,拿出多余的空脾,清掃箱內死蜂雜物,加上蜜脾、隔板,如有個別死蜂太多、群勢太小應馬上合并(出窖蜂沒有群界)。
4 治螨調脾:調脾最好在排泄后7天有回暖天氣時進行,并結合治螨。
5 春繁:春繁是高寒地區養蜂最重要的一環。要發展就必須擴大蜂群,因此春繁這一環節做不好,勢必影響蜂群全年的發展,造成“春衰”。在調脾治螨后,必須接著喂粉,把上年的粉脾加進去效果會更好。如沒有,也可用上年脫的粉做成粉脾放到框梁上面。一直喂到野外有粉源為止。
6 育王分蜂:大約5月下旬育王。6月中旬分蜂。此時已山花遍地開放,氣溫也比較穩定(個別時候或個別地方氣溫還有點差異,可以靈活掌握),正是育王最佳時期,這個時期所培育的蜂王健壯,起群快。
7 分蜂:在蜂場邊緣采取三箱為一組,按東、北、西三個方向分蜂。蜂王產卵后,把卵蟲脾與老群的封蓋子脾對換,這樣處理新王起群快,一般到6月末都能加上繼箱。
夏季管理
夏季是養蜂的黃金季節。取漿、脫粉、產蜜是養蜂人每天忙碌的工作,也是養蜂人收獲自己勞動成果的時候,對養蜂人來說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夏季管理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采取少分蜂,組織強群奪高產。
二是采取小轉地,防止黎蘆中毒。充分利用種植蜜源,如油菜、黃豆等,待7月下旬再返回山區采胡枝子和雜花,這樣做可保穩產高產。
秋季管理
秋季管理也很重要。這一季節做得好可收到一季管兩年的奇效。因為8月中旬蜂王產的卵發育成的蜂原本是越冬蜂,所以粉蜜飼料必須充足,否則會因溫差大使群勢下降,導致拖子現象,造成秋衰。9月中旬開始喂越冬飼料。首先治螨兩次,把蜜全部搖出,以防越冬飼料結晶。把多余花粉脾撤出,開始喂越冬飼料(每群多喂出兩張以備越冬用),飼料糖應喂足,每張脾要達到2公斤以上,8~10天喂完。加寬蜂路凍蜂,喂蜂時不能扣王。
冬季管理
高寒地區必須強群越冬,一般要5-6框足蜂。窖溫在一5℃以下才可進窖。箱底留有支架20厘米,支架上放2-3層蜂箱。窖溫控制在0℃左右。到年末做一次全面檢查:打開出、進氣孔,把有蜜的邊脾調到蜂團中間。要按箱逐一進行。第2次調脾在農歷臘月二十幾即可,方法是:把上年喂飼料多余的蜜脾加進去。把吃空了的空脾拿出來,有少量蜂用蜂掃帚掃下就可以了。只要窖溫正常,六個月的漫長越冬也不會因凍餓而垮群,在新的一年必將獲得更好的收成。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藥泉景區青泉張老二養蜂場 張靜園 郵編:1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