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雞一直是特種養殖中的優質品種,深受養殖戶的青睞。然而很多場家或養殖戶引種山雞時不注意場家和品種質量的選擇,養殖過程中又沒有事先掌握必要的技能和防疫知識,因此發生傳染性喉氣管炎的病例十分常見,給養殖戶造成損失。現將該病的綜合防治新方法介紹如下:
一、發病誘因
雞群轉群,天氣溫度速降或晝夜溫差大,衛生狀況差,舍內潮濕,雞舍建設不合理,飼料突然改變等都是本病的直接誘因,山雞一旦發病,傳染性極強,在3~5天即可傳染全群。
二、臨床病狀
第1階段:發病1~2天病雞表現為精神差、不活躍、流淚,部分雞咳嗽、體溫升高。成年山雞飼料量由每只60克/天減少到40~50克/天,飲水量減少1/3~1/4。此時如能及時治療,效果最佳。
第2階段:發病2~4天時呼吸困難、咳嗽加重、痰液黏稠、眼睛腫大、壓之鼻腔流出膿性分泌物、呼吸可聽到啰音、痙攣性咳嗽。成年山雞飼料量由每只60克/天降到25~40克/天,飲水減少1/2。此時治療還有良好效果。
第3階段:發病5天之后(進入衰竭期),表現為雞群精神極度委靡、呆立一角、體溫下降、呼吸困難、雞冠發黑、腳冷涼,部分雞因喉氣管炎阻塞窒息而死,死前掙扎即為氣管炎阻塞癥狀。成年山雞飼料量下降到每只每天僅5~20克,飲水甚少。在此階段治療效果不佳。
三、解剖體征
病雞喉頭、氣管遍布黏稠性分泌物,黏膜高度充血、水腫、出血,管腔內可見干酪樣物質和痰液堵塞,肺和肺泡充血、水腫。
四、治療
本病為病毒感染所致,如按以下方案進行處理,可收到很好的療效。
1.緊急接種:用本病弱毒苗點眼或滴鼻接種。
2.治療續發感染:可用紅霉素、復方新諾明、地塞米松、多西環素,用量按說明書使用。
3.對癥治療:呼吸困難,可用氨茶堿、異丙嗪擴張支氣管,保持呼吸通暢。痰液黏稠可用甘草合劑等化痰藥物。發熱可用柴胡注射液和安痛定注射液注射,如伴呼吸衰竭,可用洛貝林、阿托品注射。
4.支持療法:飲水用醫用口服補液鹽,并加維生素C、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A和維生素E。
5.提高免疫力:用黃芪多糖,或免疫球蛋白,或左旋咪唑拌料,以提高其免疫力,在前期效果很好。
6.干擾治療:如一時沒有本病弱毒疫苗,可臨時接種新城疫疫苗,或使用干擾因子以干擾病毒的復制與傳染,也有很好的效果。
7.中藥:中藥對本病毒有良好的效果,甚至優于西藥。以清熱化痰、清肺止咳、明目為主。處方:白芥子500克、萊菔子500克、麻黃500克、款冬500克、半夏500克、桑白皮500克、枇杷葉500克、魚腥草600克、黃芩 500克、當歸500克、甘草150克,煮水拌料喂山雞,以上為1000只成年雞一天的用量,連用3~5天。
此方案在山雞發病的第1、2階段時效果更好,我們在21年養殖過程中,指導數以百計的客戶治療,效果極好,一般在1~3天內即可控制病情,5~7天即可治愈。
五、預防
本病由病毒等感染,抗生素藥物效果欠佳,因此重在預防,并應切實做好如下工作:
1.引種時必須選擇有專業技術的團隊、養殖歷史悠久、有品牌的大場家,雞群都有系統地做防疫。病從種源源頭抓起,這樣才比較安全。引種時必須先了解雞群的疫苗使用時間和免疫程序,如沒有按免疫程序免疫的動物,引種后隨時可能暴發疾病,是很危險的。
2.引種時必須先在場家認真地學習和培訓,這是養好山雞的基礎,如沒有培訓或培訓過程中請一個養殖人員隨便講講,沒有系統的培訓課程或沒有專職的培訓老師,或培訓人員經驗不豐富,都可能在以后的養殖中多走彎路,出現問題無法解決而造成損失。
3.在養殖過程中嚴格按照免疫程序注射疫苗,并在疫苗每次使用7~10天后隨機按1%的雞群抽取血液,檢查抗體水平,如達不到85%的保護率,須在30天后重新接種。
4.天氣突變、氣溫下降、雞舍潮濕、空氣不好、臭味重是本病的多發之始,應注意保溫,并保證雞的欄舍通風、干燥、衛生,以消除病因。同時給予抗生素、抗病毒藥物以防應激,可大大減少本病的發生。(彩圖參見81頁圖10)
(福建省招寶生態農莊 藍招衍 郵編:364116 電話:0597-571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