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種特性
蕨麻豬體形矮小,合群性強,耐粗放管理,宜于高寒山區放牧飼養。耳小直立,額無明顯皺紋,體軀短,胸狹窄,背腰微弓,腹下垂,臀窄而傾斜。四肢長短適中,肢勢端正健壯,蹄小堅實。乳頭排列整齊,一般為4~6對。周身被毛-濃密、粗長,毛色純黑色者多數在四肢、腹部出現白色。
1歲母豬年產1窩,經產母豬年產2窩或2年產3窩。每窩平均產崽3.74±1.49頭,仔豬初生重為0.41+0.04公斤,初生窩重為1.76+0.46公斤。
成年公豬平均體重33.31+6.94公斤,成年母豬平均體重35.37±7.01公斤。飼養條件不同,豬的體重也不同,體重大小差異較大。但屠宰率基本保持在70%左右,補飼情況下日增重100克以上。蕨麻豬肉質細嫩,皮薄而膘適度,除供鮮肉食用外更多用作腌制臘肉,味鮮美而不肥膩。
二、飼養管理技術
蕨麻豬適應高原氣候環境,反映靈敏,行動快,耐強烈日光照射,覓食能力強,一般豬在幾乎無補飼的放牧條件下也能維持生長。全天放牧10小時以上,采食一些嫩而多汁的野生植物的莖葉和籽實,某些植物的根莖塊都可采食,尤喜采食蕨麻。在甘肅省迭部縣,由于山大溝深,灌木林與草場相連,豬秋季進入林間覓食青岡子、松子等野生果實,所以迭部縣的蕨麻豬肉特別好吃,有一種特別的香味。據觀察,覓食時間占放牧時間的85%以上,游走和臥息時間不到15%,采食率約為14.07%,全天放牧可采食牧草3.71公斤。放牧豬不分年齡、公母統一混合放牧,頭數一般在60~80頭,少則30~40頭,最多不超過100頭,在農作物下種后到收割期內,由各戶輪流將豬放牧在青草茂密的草場和林間。冬春季節則任豬只自由采食,自行歸圈,歸圈后給予少量的蕪根和大豆等進行適當補飼。為保證母豬和仔豬的健壯,哺乳期間應每天補飼,在母豬產后兩周內不放牧。留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