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白茶屬綠茶系列。其葉綠素的基因對溫度很敏感,在早春氣溫低的情況下,初發芽葉合成葉綠素受阻,所以葉片發白,此時的嫩茶氨基酸含量高達6%以上,比其他綠茶高2~3倍,同時茶多酚含量降低許多,故茶湯滋味鮮醇柔和,口感很好。在多次國際和全國性名茶評比中,靖安白茶均獲“金獎”或“一等獎”的殊榮。
由于無性扦插技術的推廣,開發靖安白茶園,成本降低了許多。如今在靖安,當地已有許多農民在房前屋后種植白茶,年收益頗豐。
一、資金投入
靖安白茶一般是在當年的11月份或次年的2、3月份扦插,此時最適合白茶生長。667平方米(1畝)需苗木3000~3500株,按目前市場價每株0.13元計算,667平方米苗木費為390~455元。按照靖安本地農民開發667平方米茶園計算,所需費用為1600元左右(包括肥料費、人工費、采摘工資等)。一般每戶種植0.33公頃(5畝)左右。
二、茶園栽培管理技術
1.選地。建設白茶園,應選擇避風向陽、地勢平坦、海拔在300米以上、土層深厚的緩坡地段。全土層厚度要求0.8~1米,松土層厚度要求0.5米左右。地下水位低,通氣保肥性良好,尤以土壤呈酸性的黃壤、沙性黃壤和紅黃壤土為好。
2.深翻整地,施足底肥。地塊深翻0.45~0.5米,四周開好排水溝,結合整地,分層施入底肥,667平方米施畜肥3000公斤左右、餅肥150~20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20~25公斤(茶葉專用復合肥需加倍施入)。底肥要求立體深施,做到移栽時根系不直接接觸肥料,以免造成燒根,影響茶苗成活率。
3.種植規模。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可適當密植。單行條栽行距1.33米,叢距0.33米,每叢種植2~3株苗。如采用雙行栽植,則小行距為0.33米,其他同單行。
4.移栽。在茶苗定植時,按照種植規模確定的行、叢距開好移植溝或定植穴。最好是做到隨開溝(穴)隨栽植,保持溝(穴)內土壤濕潤。白茶苗均采用無性扦插繁殖,定植時要適當深栽,以埋沒根頸處(泥門)為宜。
5.做好抗旱防凍工作。如遇久晴干旱,應注意澆水,并做到缺株補植,可以采用同齡苗帶土移植,保證全苗和齊苗。
6.施肥管理。白茶園在幼齡期應采用人工除草。茶園施肥應做到薄肥勤施,生長季節采用多次施肥:第1次施肥在采摘完白茶后,視茶園長勢,667平方米施茶滿多生物有機肥100~150公斤+硫酸鉀15公斤;第2、3次施肥分別在6~10月份,視茶園長勢施入硫酸鉀;第4次施肥在越冬前半個月,667平方米施入150公斤枯餅或100~150公斤茶滿多生物有機肥+15公斤硫酸鉀復合肥。結合開橫溝蓄水,以防止水土流失和適應抗旱。
7.修剪和采摘。白茶園的定型修剪和輕修剪的方法與常規茶園相同。但在修剪程度上應適當減輕。白菜幼齡期的采摘應做到多留少采,培養好豐產樹冠。
三、靖安白茶加工
靖安白茶屬半烘炒型綠茶,鮮葉經攤放后殺青,再在“多功能機”中炒干做形。當炒至九成干時出鍋,攤涼。若做足干時,使用較低溫度烘焙,則成茶常帶生青氣;而使用多功能機炒至快要足干,茶溫達到70℃,手抓茶葉燙手時出茶,這樣制作的成茶香味更加濃郁。
四、經濟效益
目前靖安白茶的市場平均價為1600元/公斤。靖安白茶在栽種后的第二年就可以少量采茶,667平方米可采摘0.5公斤干茶;栽種第4年后進入盛產期,667平方米可產7.5公斤以上的干茶。按每戶種植0.33公頃(5畝)計算,年毛收入可達6萬元,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江西省靖安縣農業局白茶辦 付勇 劉采郴 聶強 郵編:330600 電話:0795-465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