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元宵節好!
我們都有地域文化的心理。中國人的地域文化是我們文化中一個典型的特征。收藏在很大程度上跟文化有關,收藏最終讓人獲得的快樂是文化的快樂。
我們今天無論走到哪里,走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對你最有吸引力的還是中國文化,外國文化只是一個樂趣。
史上那些運動,對我們自己文化曾經的絞殺,是源于我們的文化過于厚重。對文化曾經的破壞。導致我們今天開始反思,提倡學國學等等。我覺得,我們作為中國人,掌握一點自己的文化是一個最為必要的生存手段。我們的凝聚力來自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文化就來源于我們的方塊字。
我們今天走到各地會忽然發現,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我們的文化在嚴重消亡。
文明發展到今天,有一個規律性的東西是各國統一的。叫文明趨同,文化求異。文明永遠是趨同的,全世界都是,什么是野蠻,什么是文明。即便執行死刑,也應該以一種文明的方式。文化一定不是趨同的,是在求異的,現在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就是,我覺得文化是在趨同。這個文化不僅包括我們所能看到的影視文化、媒體文化,也包括實體文化,比如說建筑,到哪兒看建筑都一樣。
很多城市盡管一直在保護它的地域文化,但今天我們所要保護的地域文化已經變成了一個空殼,或者說變成了象征性的東西,想要純粹地保護已經很難了。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應該在內心堅守一塊陣地。
我們國家目前是人口最多的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沒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所凝聚的力量,怎么向別的地方輸出?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收藏。我們過去求證歷史,無非就是通過兩個途徑,一個途徑是看文獻、看書。文獻有一個問題,就是注入了記錄者的主觀意識。所以文獻留下的歷史,我們只能從里面找到點蛛絲馬跡。
我們強調用物證來說話。為什么我一開始喜歡政治、歷史,最后發現,要證明這些東西就是要靠實證,文物不說話,但是你能通過它來證明,這就是我喜歡文物的初衷。至于文物怎么變成商品,怎么變得讓社會如此關注,如此值錢,那都是后來的事。
給你最大樂趣的文化一定是你熟悉的文化。為什么周立波在那里侃了半天,你們都特高興,因為你們特別熟悉他說的那個文化。所以我們這么大的民族,應當要求各地都要保持各地的文化。我們今天的藝術創造也在趨同,這非常可怕。所有畫家畫的東西都一個路子,你分不清地域特征。在這點上,希望我們能給個性化生存留有一些空間。
我跟很多搞經濟的人聊天說,不要設想美國人會給我們任何好處,因為你是老:他們所有的目標都會對著你,他們不可能讓你超過他們。所以,對于這一代中國人來說,確實任重道遠,我們怎么才能重新成為世界老大?我們可依賴的沒有別的,只有我們自己的文化。當我們如果有一天能重新成為世界最強國,先說總量,就這總量成為世界最強國的時候,我們依賴的一定還是我們的文化,請大家記住這句話。謝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