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鴨養殖場污染嚴重,鴨病毒性肝炎、大腸肝菌病及一些病毒性疾病時有發生,有時還混合感染,損失較大。為了提高肉鴨養殖效率,特將用藥技巧總結如下:
一、科學用藥
剛引進的鴨苗由于路途顛簸,加上鴨苗對環境的應激較大,育雛舍消毒如不徹底,就很容易使鴨苗發病,此時投藥預防可對疾病發生起到抑制作用,同時還可提高鴨群的免疫力,對后期飼養至關重要。鴨苗受到應激時,如運輸、轉群、換料、氣候變化等,應投喂抗生素和電解多維來進行預防。
鴨苗在引進24小時內使用高免血清,每只用1~1.5毫升;第4~5天注射鴨傳染性漿膜炎滅活油佐劑疫苗,每只1毫升。
肉鴨被病菌感染后,由于抵抗力降低,有時會有不同程度的繼發病毒感染。因此,在使用抗菌藥的同時,可加入抗病毒藥物。
肉鴨發病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如鴨瘟、鴨肝炎等;有的是由細菌感染的,如漿膜炎、大腸桿菌病等。病毒病常采用干擾素、血清、卵黃抗體、黃芪多糖等藥物治療,細菌病選用高效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用藥物治療肉鴨疾病,要掌握中藥和西藥相結合、抗病毒和抗菌病相結合的原則,不能盲目大劑量給藥。
不要頻繁更換藥物,如一種藥物使用2~3天不見效,才可以考慮選擇新的治療方案。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時,首次應加倍。在治療時一般可選用2~3種不同的廣譜抗菌藥物。預防用藥,只用一種藥物即可。
藥物配水或配料時,應掌握好拌藥的水或飼料的用量,以能在1小時內吃完為好。拌藥時,應做到料藥均勻。
二、制定合理的給藥方案和給藥方式
肉鴨用藥首先要結合病情制定合理的給藥方案,最好在獸醫的指導下進行。用抗菌藥治病時,必須掌握合適的劑量、間隔時間及療程。療程應充足,一般的感染性疾病可連續用藥3~4天,癥狀消失后,再鞏固1~2天,以防復發,磺胺類藥的療程更長。
三、定期消毒加強免疫
鴨舍噴灑消毒藥容易誘發鴨呼吸道疾病,因此應使用對呼吸道刺激性小的制劑,如絡合碘制劑等,或給肉鴨服用預防呼吸道疾病的藥物。
定期進行消毒對防治鴨病具有積極作用。應該選用有機氯等高效低毒的消毒藥,目前用于肉鴨養殖場環境的消毒藥物有:醛類(如甲醛、戊二醛)、堿類(如燒堿、生石灰)、鹵素類(氯制劑有漂白粉、消毒王、滅毒威等)、過氧化物類(如過氧乙酸)、季銨鹽類(如百毒殺)。制定消毒程序,一般10~15天進行1次帶鴨消毒,5~7天進行1次環境消毒。
四、疫苗預防必不可少
要加強疫苗的使用,結合當地疫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雖然肉鴨生長周期短,但是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預防。 (湖南 趙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