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產的原因
1.衣原體病。當母羊懷孕期感染衣原體病時,衣原體在胎衣特別是絨毛葉生長繁殖,引起患部發炎,導致胎兒早期產出。種公羊感染衣原體病后,在配種時可傳染給母羊。病母羊大多在產前1個月左右發生流產,流產前只表現神態反常、腹痛,流產時排出死胎。有效的預防辦法是每年給羊注射相關疫苗。
2.布氏桿菌病。此病常發生在母羊懷孕3~4個月時,在羊群初次發生時流產率很高。給羊定期接種相關疫苗可預防此病。
3.營養缺乏。冬春枯草期飼料種類單一,營養缺乏,而此時母羊正值懷孕期,營養需求量不斷增加,肌體入不敷出,胎兒發育不良,導致流產。
4.管理不當。如氣溫驟變、飲冰渣水、喂霉變飼草、進出圈時受到擠撞,均可引起孕羊流產。
二、綜合防治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冬春季節搞好補飼,給母羊多喂些胡蘿卜和草粉配合飼料,可增加其抗病能力;推廣塑料暖棚養羊,禁喂霉變的飼草飼料;圈舍要清潔衛生,糞便及時清掃、集中發酵處理,圈舍經常進行消毒,提前給母羊注射防流產疫苗,對流產羊應立即隔離處理,對場地、草場、飼槽用具等進行徹底消毒;盡量使用人工授精技術給母羊配種,以防感染。 (湖北 熊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