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鈣片補鈣容易出現便秘現象,這讓很多補鈣者懊惱。有人說,便秘是因為鈣片劑型的緣故。如此,換成液體的劑型是不是就可以解決便秘問題?事實上,已經有賣家就這方面做起文章來,還聲稱液體鈣“更易吸收、不含凝固劑”等。那么,液體鈣真的有這些優勢嗎?它到底能不能解決補鈣便秘的問題呢?
液體鈣被宣傳得神乎其神:更易吸收、不含凝固劑、服用不牙磣、提取于深海貝類等。然而,大量實驗證明,鈣的吸收與鈣的形式無直接關系。不同產品,在相同的條件下,其鈣的吸收率基本上是一樣的,在嚴格的動物實驗中都能達到90%以上。人類對鈣的吸收率在30%~60%不等。
上面說了“在相同的條件下”,這是因為鈣的吸收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影響鈣吸收的因素有如下幾點:攝入量和需要量的比例,如果不需要的話,吸收率自然降低;補充量越大,鈣的吸收率越低,因此一般一次服用量不宜超過500毫克;飲食中的各種成分,如菠菜中的草酸、柿子中的鞣酸、粗糧中的植酸成分,都會影響鈣的吸收;含磷的可樂飲料、酒精等也會降低鈣的吸收;適量的維生素D、適量的蛋白質有助鈣的吸收,但過量同樣會降低鈣的吸收。
不同的產品,因為劑型不同,即使同等劑量,含鈣量也不相同。相對來講,碳酸鈣含鈣量最高,占40%左右,而檸檬酸鈣的含鈣量約20%左右。也就是說,100毫克碳酸鈣和檸檬酸鈣中鈣的含量分別約為40毫克和20毫克。那就是說,吃2片檸檬酸鈣所含的鈣等同于1片碳酸鈣。因此,對于補鈣者來說,雖然服用時各類劑型效果差別不是很大,但應依據鈣劑中鈣的實際含量來選擇。相對而言,碳酸鈣是最便宜、含鈣量最高的化合物。
至于補鈣導致便秘,這的確在不少人當中經常出現,但解決起來并不困難。解決補鈣便秘問題,首先要更好地促進鈣質吸收,即在補鈣同時注意鎂的補充;鎂并不難找,綠色蔬菜都含有豐富的鎂,而且鎂也可防便秘。其次,不要過多飲用咖啡,因為它會導致鈣質流失。另外,有疾病的患者,鈣的流失要比正常人大,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并補充其他元素。
當然,預防便秘還要做到以下幾點:不忍便,有便意時盡快排便;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精米、精面;多走路、多運動、少坐車、少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