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不久的沈從文告別了妻子,一個人乘船回家鄉。出于對母親病情的擔憂,對故鄉的思念和對三三的想念之情,沈從文迫不得已才夜間行船。現在的沈從文只希望故鄉的守護神鳳凰可以舞動她那舒展的翅膀,為行船帶來一陣陣風兒,使他早日到達家,到達那溫馨的港灣。
我合上書,閉上眼睛想象沈從文到家時的一幕幕景象,無論是回到故鄉,還是回到三三的懷抱,都讓我激動不已。書中所記錄的每一個文字都在我的腦海中跳動,不能平息,這就是高維生的新書《浪漫沈從文》。研究沈從文的人很多,國內的、國外的,學院的、民間的,寫沈從文的書自然也有很多。有人用編年史的方法記錄了沈從文的一生,有人用回憶錄的方式寫了自己記憶中的沈從文,但是高維生的這本《浪漫沈從文》與他們不同,作者從另一個角度,即一個作家的文學視角向我們呈現了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浪漫沈從文。文字在他的筆下是溫暖的,有人情味的,而不僅僅是冰冷的文字,就像作者在描述沈從文與河水的關系時寫道:
“河水是一本歷史,記載歲月中所發生的事情,不會篡改事實的真相。它擺在大地上,查閱歷史的人,只要翻開一頁,就會看到鮮活的歷史,查詢曾經的日子,看到有過的人。尤其是沈從文的大部分教育、生活的積蓄也是從這兒積累,在他的生命中,這是一塊重鎮,囤積他生活的糧草,開始了人生的遠征。”
沈從文是屬于歷史的,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這樣,無論誰都可以通過翻閱歷史來了解他,但是作為一名作家,作為一名天生為寫作而生的人,沈從文是屬于文學的,屬于文字的。一個真實的、浪漫的沈從文理應從文學的角度,在文學中得到還原和永生。這一點在《浪漫沈從文》一書中得到了很好的闡釋。作者就像是跟在沈從文身邊一位虔誠的追隨者,用他對文學的執著和信仰追隨著大師的腳步,用手中的紙和筆,而不是攝像機和照相機,帶給讀者精神上的享受,感受沈從文浪漫主義的文學精神,這是與以往寫沈從文的書所不同的。
沈從文熱愛家鄉的山水,更愛生活在這山水中的人,尤其是那些樸實的水手。水手們自打上船的那一刻起,就與船,與河水結緣。作者在書中寫到:“一支篙,一張槳,日夜漂在水上,從離開陸地,踏上船的那天起,注定生在水上,死在水上。”河水是溫柔的也是可怕的,河水養活了水手,同樣也可能吞噬他們的生命。沈從文對水手們充滿了同情,也充滿了敬佩。他們簡單樸實、不懼風浪、敢愛敢恨的性格,也是沈從文多年來一直追求的。
沈從文在他的文學作品中創作了許許多多浪漫的故事,每個浪漫故事中的人物都成為讀者心中的經典。阿黑、五明、翠翠、儺送、丈夫、三三、柏子、璜、黑貓……這些經典的人物形象一股腦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通過他們,沈從文讓我們了解了樸實、真實、善良的湘西人民,沈從文更將自己的浪漫移植給了他們。他們其實就是沈從文自己的影子,真實又浪漫。
《浪漫沈從文》一書給了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作者從文學的角度出發,用質樸、真誠的文字向人們還原了有血有肉、樸實而又浪漫的沈從文。我感覺讀這本書不像在讀書,更像是得到了一個與沈從文交流的機會,而作者則是來往于讀者和沈從文之間的信使,讓人們都可以有機會去了解這位文學大師,讀懂這位大師的精神。做到這一點,與作者高維生多年來對文學的執著和積淀是分不開的。很顯然,作者一直在履行著自己的諾言:“我走在過去中,在一條水上,跟隨沈從文的腳步。”
沈從文還將矗立在船頭,指引著他的水手在沱江上,在文學的長河中前行,一步步駛向他心中的“鳳凰”;作家高維生還將在沈從文身后追隨著他,用手中的筆,向世人揭示這位浪漫的大師,同時也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文學篇章;而我們則將透過高維生的文字,去獲得更多更多,將沈從文和每一位文學人的精神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