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閱讀模式作為國際兒童閱讀的一個趨勢和重要坐標,對少兒出版具有重要意義,既是現實的藍海,也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新生長點。
著名兒童作家曹文軒稱自己是分級閱讀的受益者:一年前某出版社要出版他的作品,他不同意,因為那些作品已經出版,再版的話出版社利潤太低。出版社負責人說,這個您不用擔心,我們來操作。結果,出版社用分級閱讀方式對他的作品進行重新編排,短時間內就發行了30萬冊。曹文軒說這話時,有關分級閱讀的研討和探索在出版業內已經是風生水起。曹文軒作品分級閱讀的市場成效對于白熱化的少兒出版業來說不啻是一個強心劑,它證明了分級閱讀對兒童出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預示著分級閱讀必將影響兒童出版在新航路上的探索。
一、分級閱讀是少兒出版的自然選擇
分級閱讀是起源于發達國家的一種少年兒童閱讀模式,它產生于對少年兒童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科學分析。應用在出版界,就是通過科學劃分、設計兒童閱讀計劃,給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相應的閱讀書目,方便家長和少年兒童系統性、科學性、有針對性地選購圖書。據資料顯示,早在1836年,威廉?麥加菲就開發了第一套供社會廣泛運用的分級閱讀標準,著名的“麥加菲讀本”在1840年—1900年間,銷售量超過1.3億冊。到了20世紀20年代,西方出現了多種不同的分級閱讀體系,并逐漸形成確切的分級標準。
作為一種世界性的閱讀趨勢,分級閱讀的西風東漸到了中國,早在內地將它引進前,就已經在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分別開展了10多年和近30年,尤其在出版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內地少兒出版界向分級閱讀大投“橄欖枝”,也是一種順勢而為的自然選擇。近年來,我國少兒出版的總體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年出版少兒讀物品種接近4萬種,占全國圖書出版品種的14.6%。從規模上看,我國已成為少兒讀物的出版大國。當家長帶著孩子站在琳瑯滿目的新書前,常常暈頭轉向、不知如何下手;當閱讀推廣人手里拿著出版社的一沓沓書單,常常飽受分門別類之苦;當圖書館希望多為孩子們儲存好書,常常因為分級不明而事倍功半。在一個少兒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邁進的過程中,分級閱讀就如同炎炎烈日下吹來的一陣陣清涼的和風,無論在現實意義上還是在理論意義上,都為出版界打開了一扇窗。
二、分級閱讀對少兒出版的現實意義
1.攜手分級閱讀挖出少兒出版市場藍海
現存的市場由兩種海洋所組成:即紅海和藍海。紅海代表現今存在的所有產業,也就是我們已知的市場空間;藍海則代表當今還不存在的產業,這就是未知的市場空間。藍海戰略要求從關注消費者需求出發,打破現有產業邊界、開發未知市場并制定新的游戲規則,最主要的目的是取得競爭優勢。
分級閱讀對于少兒出版來說,就是這樣一片夢想中的藍海。
試看今日的少兒出版,它已經成為中國出版界最具活力、發展最快、競爭最激烈的領域,成為全行業參與競爭的大眾出版、大門類出版。2010年,全國出版社上報圖書選題19萬余種,其中少兒類圖書選題達3.64萬種,約占20%。32家專業少兒社上報圖書選題8324種,非少兒類專業的出版社上報2.8萬余種。一些非少兒類專業的出版社超過了專業少兒社。在這樣的形勢下,未來5年,中國少兒出版被預測將從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邁進。在這樣白熱化的競爭形勢下,少兒出版界一方面斗志昂揚迎來“高鐵時代”,一方面未雨綢繆積極尋找藍海商機。因為分化是商場競爭的營銷規律,而分級閱讀就是少兒出版界的藍海商機。我國目前各級書店賣場、網上書店以及圖書排行榜的圖書分類法,都是以圖書創作類別為主的營銷分類體系,都是按小說、童話、科普等類別來陳列的,可家長更多需要的恐怕是適合自己孩子年齡段閱讀的圖書分類指導。但是很遺憾我們現在絕大部分出版社都忽略了這一需求,由此所造成的讀者選購圖書時間長、選購圖書的準確性差,并由于給孩子選購的圖書不適合其年齡段閱讀而造成孩子對圖書興趣的缺乏無形中都在使我們的圖書在失去市場。
分級閱讀讓出版界找到了這個藍海市場。當當網童書頻道主管王悅介紹:當當網把童書分成了“0—2、3—6、7—10、11—14”4個年齡段后,做了單獨的頁面上線,一個月后所有單獨頁面都排在當當網頁面點擊量前10名。
在廣州購書中心主營兒童圖書的二樓,還設有一個南方分級閱讀的專柜,涵蓋了分級閱讀研究中心成立后趁熱打鐵研發的經典文學分級讀物,不時有家長帶著孩子駐足翻看。樓層經理介紹說,“什么年級讀什么書,什么年齡讀什么書?這個品牌很有針對性,在開學前后的旺季,基本是擺上多少就能賣出多少。”
另外,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分社、接力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湖北少兒社、中少社、教育科學出版社、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少年兒童出版社、海豚傳媒等出版機構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橋梁書”、“階梯閱讀”等分級閱讀產品,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樹立了藍海戰略成功的范例。
2.分級閱讀為整個少兒出版業培育讀者
建立在認知神經科學、發展生理學、教育學、語言學、兒童文學等多學科最新研究成果上的分級閱讀,按照少年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育程度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和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的圖書,提高孩子選購圖書準確性,正是在為整個出版產業培育讀者。從少年兒童圖書出版的角度來看,它對于當下少兒出版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分級閱讀理念下,基于讀者市場,不同年齡階段的選題策劃是不同的,少年兒童圖書的出版者,聯合兒童讀物創作界、教育界、心理學界等相關學科,研究兒童成長的心智發育水平和閱讀接受能力,在圖書的選題策劃方面都將有著分級的構思。比如國外的分級系列讀物,就是由資深教育工作者、心理研究者、健康教育工作者、作家、科學家等組成,將培養孩子的認知、教養、行為、文學、藝術、科普、美育等方面納入其中。
英國出版商協會近期曾做過一個專門針對分級閱讀的讀者調查,他們研究的對象包括230名7—12歲的兒童和一部分成人。在這項研究中,調查者要求兒童從一些圖書中挑出他們最喜愛的書,而其中85%的被選圖書都是標有閱讀年齡提示的書。在接受調查的家長中,86%的人認為出版社按照年齡對兒童圖書進行分類是一種好的想法,40%的人表示,如果兒童書按年齡分類,他們將會購買更多的書。
出版商協會兒童圖書主席伊萊恩?麥克奎德就此項調查說:“很多業內人士反對按照年齡對童書分類,但研究表明,許多童書消費者需要更多的指導。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探討它,并把這項研究結果轉告給圖書零售商。”
圖書人公司CEO賽那?格萊斯特還在《書商》雜志的專欄中寫道:“我們越早采用年齡分類法,就越早給消費者一個買書的理由。”
少兒出版產業的原動力是兒童讀者需求、家長讀者需求,讀者需求旺盛,少兒出版產業就保持著勃勃生機。歐美國家少年兒童的閱讀比率為20%,而我國目前只有10%,可見我國少年兒童的閱讀空間還有著密集的生長點,如果分級閱讀可以幫助中國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他們的閱讀需求,無疑會拉動出版產業的發展內需,進而為少兒出版產業提供廣闊的生長空間和美好未來。
而分級閱讀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制定了不同的閱讀書目。比如,小學1—2年級以閱讀具體形象的圖書為主;小學3—4年級逐步增加文字閱讀數量,擴展閱讀范圍,鞏固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5—6年級增加不同體裁的讀物,拓展思維空間,形成個人閱讀傾向;7—9年級進一步擴大閱讀范圍,提高閱讀質量,養成閱讀個性。
另外,基于不同年齡階段的讀者,書籍的裝幀、材料、版式、內容提要、營銷方式都是不同的,都有著量身打造的方案。在分級閱讀基礎上,實現分級策劃、分級設計、分級推廣,有針對性地把分級閱讀的圖書送到目標讀者手中,這是對兒童讀者市場的長遠培育。
3.拉動少兒出版可持續發展,為少兒文化產業提供新的生長點
如果分級閱讀可以幫助中國的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他們的閱讀需求,無疑將會拉動中國出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為少兒文化產業提供新的增長點。一次在廣州舉辦的研討會上,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海飛曾說:“分級閱讀概念的提出,將使中國的少兒閱讀產生很大的改變。”
當前,全球文化產業的競爭已不僅僅是企業的競爭和產品的競爭,更是一個產業鏈全方位立體化的競爭。完善產業鏈、探索如何釋放文化產業發展內在活力是未來分級閱讀努力的方向。
在分級閱讀一整條產業鏈的打造方面,南方分級閱讀中心可謂耕耘深廣。目前,南方分級閱讀已形成了一條涵蓋創意研發、媒體傳播、出版發行、閱讀學習、教育培訓、娛樂游戲、旅游以及文化地產等領域,集“創、研、產、銷”一體化發展的完整的文化產業鏈。分級創意注冊登記的有“南方分級閱讀”、“悅讀森林”、“中華分級閱讀”、“南方分眾閱讀”、“閱讀中國”、“書香校園”、“閱讀之星”、“小伙伴網”、“悅讀地帶”、“小伙伴讀書會”等。而在“學”和“研”方面,南方分級閱讀旗下創建了南方分級閱讀研究中心、廣東南方閱讀研究院、小伙伴網、南方青少年兒童媒體聯盟、“悅讀森林”立體型教育基地、“書香校園”協調辦公室、“悅讀地帶”等,以文化產業鏈的形式走進名校,承辦了一系列閱讀活動。
正是在分級閱讀的文化產業鏈下,屬于文化產業范疇的多個不同但相關的領域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元化少兒大文化產業鏈,并且開拓出以自有品牌、自有知識產權為核心,多元化市場格局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運營模式,提供了一種以少兒圖書作為起點,建立跨多媒體的少兒文化產業鏈的本土范例。而南方分級閱讀也因此連續兩年被評為廣東省文化產業發展資金重點扶持項目,并獲得數千萬元資金支持。為國內分級閱讀研究、出版樹立了成功的范例。
分級閱讀文化產業鏈的核心產品就是科學的、系統的、具體的分級閱讀體系和優秀的分級閱讀作品。近年來,國內少兒出版社紛紛依托分級閱讀研究機構,聘請了一批專職或兼職的國內外資深閱讀研究專家、教育研究專家、心理健康專家、著名作家、學者等組成研究中心專家團隊,為分級閱讀產品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比如接力出版社倡導成立由兒童文學創造理論界、專家、學者組成的公益性的接力兒童分級閱讀研究中心,就是為不同年級、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青少年提供適合其心智發展的讀物,以此培養兒童、青少年對書本和知識的尊重和喜愛,提升其人文修養及綜合素質,受到孩子、家長以及學校的歡迎。
三、少兒出版應怎樣面對分級閱讀
分級閱讀難度很大、投入很多。但也有一些出版者發現分級閱讀是一個巨大的出版商機,動輒推出一個系列數十種的分級閱讀讀物,但這些所謂的分級圖書并不是從科學研究出發、為兒童量身定做的讀物,而是將已有圖書加蓋上一個“分級閱讀”的標簽,甚至“拉郎配”,將不相關的兩者生硬地捆綁在一起,經過包裝、宣傳后到處加以推銷。這些打著“分級閱讀”旗號的圖書,沒有學理作為基礎,只是憑經驗判斷作出簡單分類,傷害的是我們下一代兒童讀者的根本利益,傷害的也是少兒出版的可持續發展動力。
分級閱讀帶給少兒出版的是藍海商機 ,但不應該是牟利縫隙。
首先,出版者不能對分級閱讀急于求成。
它需要從事兒童閱讀工作的專家長期努力,對包括兒童教育、兒童心理、兒童文學、兒童編輯出版、兒童閱讀推廣、兒童圖書營銷等在內的學科進行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只有充分調動以上各種專業人才的積極性,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分級閱讀才能做好、做大。由此,中國的3.67億未成年人都將成為分級閱讀的最大受益者。
其次,出版者要將兒童媒介環境納入分級閱讀的影響因素。
媒介新技術的發展導致了整個媒介環境的改變,由此也改變了未來兒童知識獲取的方式、媒介的接觸習慣,也因此給整個少兒出版界、給未來兒童讀者的閱讀習慣帶來了新的挑戰和需要深思的問題。數字閱讀在分級閱讀中究竟應該占多大分量?動漫、游戲是否應該算作另一種閱讀?各種沖擊力極強甚至有暴力和情色傾向的網絡閱讀內容,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什么樣的影響?怎樣控制才不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危害?這些問題都需要出版者慎重思考和對待。數字化技術其實和分級閱讀也息息相關,它可以為每個孩子建立個性化的分級閱讀檔案,以有效地促進兒童閱讀。
另外,出版商進行分級閱讀也要考慮作者的意見,不要超越分級閱讀的自然屬性。
分級閱讀并非令每一個作家都滿意,甚至它還招致了一些作家的不滿。包括J.K.羅琳、菲利普?普爾曼、凱斯?格雷在內的許多知名作家紛紛發出聲音,反對圖書按年齡分類。羅琳甚至還在自己的網站上簽署了一份反對在兒童讀物上標注年齡導向的請愿書,列出了反對分級閱讀的幾個理由,譬如說硬性標準是否適合不同發育程度的孩子,再譬如說分級閱讀會不會傷害一些孩子的閱讀熱情,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等。作者的這些意見不能不進入出版商的考慮范疇之內,它客觀上也說明了分級閱讀的前進界限。
總之,分級閱讀模式作為國際兒童閱讀的一個趨勢和重要坐標,對少兒出版具有重要意義,既是現實的藍海,也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新生長點。但是,少兒出版業的分級閱讀之舉是一項極其復雜艱難的系統工程,要想和國際接軌,達到歐美國家在分級閱讀方面的先進水平,取得孩子、家長、老師的普遍了解和認同,必須牽手教育學家、兒童心理學家、作家、圖書館專業人員,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分級閱讀產品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惟其如此,分級閱讀才能真正在少兒出版界落地生根,發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者單位:接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