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探究運用立體動態的展示形式,嘗試突破以往我國圖書博覽會上所運用的平面展示手法,探索一種綜合了多媒體數碼高科技的立體應用,動態展示模式以及立體感官體驗的新型會展形式在圖書博覽會實施的可行性,論述了圖書博覽會作為寫書人、出書人、買書人和讀書人構筑的一個良性溝通平臺,其功能融出版物展銷、信息交流、行業研討和倡導閱讀等功能為一體,更好地傳達圖書博覽會的宗旨、目的和意義。
[關鍵詞]圖書博覽會 平面展示 靜態展示 動態展示 感官體驗
展示形式是伴隨著人類社會政治、經濟的階段性發展逐漸形成的。展示是在既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運用藝術設計語言,通過對空間與平面的精心創造,使其產生獨特的空間范圍,不僅含有解釋展品宣傳主題的意圖,也使觀眾能參與其中,達到完美溝通的目的。
綜合性的世界博覽會是從1851 年英國倫敦的水晶宮萬國博覽會開始的,歷經160 年的發展,時至今日已經非常成熟。作為單項會展的世界圖書博覽會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國際書展,至今已有60多年,其展示水平也達到一定的高度。而我國圖書博覽會的展示形式的發展狀況是怎樣的呢?相比較而言還是處在一個比較落后的層面上。
一、我國圖書博覽會展示的狀況
我國圖書博覽會從1980年北京第一屆全國書市(后更名為“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發展至今日已有30年的歷史,然而縱觀當下我國各大圖書博覽會的展示形式,大多數呈現平面、靜態的狀態。相對于綜合性的博覽會,可以說是手法比較保守、形式單一。其展示形式手法,幾乎還保持著當初的“你演,我看”,這樣局限于平面的、靜態的、片斷性的展示形式似乎成為既定的展示模式。比起國際上的幾個知名圖書博覽會還是有較大的差距。
隨著時代進步,科技的發展,新媒體的應用和普及,促使人們生活觀念、意識形態有很大的改變。在豐富多彩的圖書出版行業圖書博覽會,單一地將書籍擺放于展位,以平面靜態的傳統展覽方式已經不能充分展示傳達,得不到預期效果。就算通過多媒體播放宣傳片的方式也已經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高科技時代新媒體的應用,尤其是計算機網絡的技術,使得人們工作、生活節奏速度加快,電子圖書、有聲讀物等豐富多彩,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書籍的展示形成壓力,尤其沖擊著紙質書籍的展示。其次,從受眾的心理上看,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欣賞習慣已經發生很大改變,那么就十分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給觀眾最大的信息量。這些問題都已成為探索新型圖書博覽會展示方式的緊迫因素。
鑒此,我們就要尋求一種更佳的圖書展示方式,也即一種超越平面的圖書博覽會展示方式——立體動態展示。它超越單一的視覺效果,以立體、多維的方式挑起觀眾的味蕾,更大程度地傳達信息。本文將就立體動態展示在當今我國圖書博覽會的發展狀況及其發展前景進行探討,以此尋找圖書博覽會行之有效的展示形式和展示藝術。
二、以現代綜合表現手段進行全方位的圖書展示方式
針對我國圖書博覽會過于平面、靜態之展示手法,我們可以借鑒其他種類博覽會的展示形式手法,采用現代數碼科技手段來展示,以達到吸引、引導和號召更多的公民讀書,提升個人、家庭乃至全社會的素養,從而較大程度地傳達圖書博覽會的宗旨、目的和意義。超越平面的展示形式,即以多媒體數碼高科技的立體動態展示形式。它既可以是運用多方面新媒體手段,如全息影像、幻影成像、虛擬影像等,通過聲音、圖像,或真人表演,融入民風民俗、地方代表性元素進行展示。或許有人認為這些形式不適合高雅、安靜的圖書博覽會,其實不然,實踐證明多媒體、各種立體展示形式也適用于圖書博覽。所以我們就盡可能把圖書博覽會辦得精彩辦得出彩,成為寫書人、出書人、買書人和讀書人的節日,使之既是促進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載體,又是推動舉辦地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平臺。
1. 多媒體虛擬展示
談及立體動態展示,虛擬展示是最受青睞的高科技手段之一,它就是運用幻燈、攝影、激光、錄像、電影、多媒體等各種成像技術虛擬現實,將觀眾置身其中,全方位從聲、光、動態等多種方式感知,并能夠進行人機對話,相互感應。虛擬展示使多媒體呈現了人機交互式信息交流和傳播的可能。虛擬展示最大的魅力在于仿真性、互動性、趣味性,這種新型的展示方式具有許多傳統展示方式無可比擬的優點。
仿真性。在虛擬展示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