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來獾》張煒 著作家出版社2011 年4 月版定價:30.00 元
大自然是張煒文學的內在結構,它給了張煒文學一個廣闊視角,從這個視角下觀察其作品,人類和動物的故事都被賦予了全新的意念。
散文是張煒文學作品的重要一支,它彌補了小說、詩歌的某些局限,使他的藝術表達更加透徹和豐厚。《午夜來獾》不是狹義的散文,它是作者在香港、美國等地高校或媒體的講演、對話,嚴格地說它是談話錄。這些談話錄結集后,我們讀到的卻是質樸而深刻的美文,它和作者的其他散文一樣,有著同樣的幽默和智慧、熱情和力量,它就像一團焰火,在靜靜的夜空中舒緩綻放。
張煒把各種形式的演講視為創作的一部分,每次都極認真地對待,從不應付,整理后會形成非常精到的文稿,因此,他的問答錄、講演等形式的文集一開始就呈現了非凡的品質。良好的習慣和堅守,讓談話錄這一樣式成了張煒文學作品中小說、詩歌之外的一翼,這也是解讀張煒及其作品的最好秘笈。
張煒過去的談話錄我大概都讀過,從中讀到了小說、詩歌中不能盡言之情,不能盡言之意,在那些不能盡言的情和意中,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激動、憤怒、悲憫、抗爭等激烈的情緒,在某一個時刻、某一個領域,他需要鮮明而準確的思想表達,而這種表達又是小說和詩歌難以勝任的,他勢必要尋求一種更加簡潔清晰的文體,談話錄正是他追尋的結果。然而,《午夜來獾》卻讓我看到了更加成熟睿智的張煒,他的安靜和從容、平易和深刻都是顯而易見的,他似乎悟到了大言無聲的道理,這讓《午夜來獾》有了別樣的感召力。
2010年對張煒來說意義非凡。這一年,他完成了潛心二十余載創作的長河小說《你在高原》,因為這部450萬字的小說,張煒錯過了許多外出計劃,這對一個需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遺憾。《你在高原》交稿后,張煒有了出行的可能,從3月開始到年中,他先后在香港、美國、北京、膠東半島等地游歷講學,這就是《午夜來獾》的由來。
《午夜來獾》以談“自然生態文學”開篇。大自然是張煒文學的內在結構,它給了張煒文學一個廣闊視角,從這個視角下觀察其作品,人類和動物的故事都被賦予了全新的意念。一只獾每到午夜總要翻墻進入人的居所,因為被墻圍起的地方曾經是它的故園。現在故園已經被人占有,還有一條狼狗看守,人和狗都遠遠強大于獾,但獾完全不考慮危險的處境,仍然夜夜來訪。這是一個悲傷而有趣的故事,這故事把我們帶進了一個沉重的話題,即人類的未來和生存危機?!白匀簧鷳B文學”的概念對張煒并不陌生,但這么明確地把它當成一個話題,《午夜來獾》還是第一次。
過去,張煒作品中城市與鄉村的關系更多的是對立或分裂,而《午夜來獾》里的城市與鄉村有了一致的利益和命運。城市是人類創造的,是人類尋求理想生存境地的嘗試和必然結果。我們熱愛城市,因為城市是科學和智慧的集結地,是人類探索和求知的舞臺,但城市帶給人的恐慌和壓抑也不可避免,就像那只夜夜來訪的獾,城市人也是不停地回望農村,因為那里曾經有過他們的家。在《午夜來獾》里,我看到了作者對城市的嶄新判斷,城市的利好和局限同樣引人深思。城市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經過人工的自然。這里不僅有人工湖,還有草坪綠地,還有假山真獸,更有林立的樓群和寬闊的馬路,城市對自然的模仿和向往無處不在。城市和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融合的,這是工業文明發展至今最值得欣慰的結果。
關心城市、重新評價城市與自然的關系,就必然關心時代,這是張煒作品中永恒的主題。在其他作品中,這一主題用人物和形象來演示,而在《午夜來獾》里則直接明晰地闡述。在香港,張煒發現那些公園、登山的小徑,那些安靜而充滿綠色的區域總是少有人至,因為大家生活在匆忙中。匆忙因為競爭,競爭讓人失去了其碼的生活情趣,沒有生活情趣的生活剩下的就只有壓力,只有壓力的生活何談質量?這是現代城市人無法繞開的藩籬。我們的城市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千千萬萬的農民將變成市民,他們將如何面對無法承受的壓力?這就引出了另一個話題:作家的責任。這或許是《午夜來獾》最核心的命題,這也是我們喜歡張煒談話錄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