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不聽話——互聯網背后的大國角力》吳寸木 著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年9 月版定價:32.00 元
在我看來,《谷歌不聽話——互聯網背后的大國角力》應該是部偵探書籍,因它的懸念,因它的許許多多我們特想窺探又無法了解的內幕、原因以及結局。谷歌員工站出來說話,對谷歌的許多事,自然也就擊中十環。事件要從谷歌退出中國市場開始談起,這就好像,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一個人,而且是名人,莫名其妙地說要尋死
wyp84uZtCPeiO2kWZ1Uctdbq4sBNMdd4izqBFfwxR2U=。名人玩尋死,自然會驚動眾多眼睛,于是乎,白宮、微軟、投資商、廣告客戶、一般用戶……一個個的牽扯進來。
在美國,谷歌的發展并不像他們自己所標榜的那樣“不作惡”,成功要成就其他人的失敗,版權、壟斷、隱私、網絡中立、競爭,這樣的問題,讓“谷歌法律部門整天忙著打官司和被打官司”。谷歌是很大,但在美國,你也不能充老大,華爾街的墻還差點塌了呢!谷歌后面還有政府呢,要風光,就要傍大哥,找政府和政治大人物。頂誰跟誰都很關鍵,站錯隊的后果很嚴重,谷歌會怎么做呢?作者把這事兒先扒個底兒掉。出國以后,谷歌還這思路,籠統一下,在歐洲還行,在亞洲就有點勉強。看看走美國人習以為常的做法的雅虎、eBay、亞馬遜、Facebook和Youtube,就知道亞洲多不好混了,為何如此?
《谷歌不聽話》層層剖析:難道真是那看不見摸不著的文化差異在作祟?是不是百度代表了中國文化,谷歌體現了美國文化?如果只是這樣,谷歌到達中國后為什么不做相應的調整?為什么不像我們親愛的肯德基爺爺那樣,一個勁地按照迎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搗鼓出自以為是的中式西餐呢?谷歌的固執底氣何在,目的何在?高度一下子被拔高了,看來已經上升到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層面,互聯網這也是未來的戰略高地啊。谷歌的生死已經被放在了一個中美對比的核心觀點之上。
不聽話,尋死覓活的谷歌案情,撲朔迷離,可能,連谷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咋整,當兇手也在找兇手的時候,谷歌在中國,Where are U go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