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麗嘉則拉》陳慶港 著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年9 月版定價:28.00 元
如果我見到扎西瑪,我一定會感到自卑。所有的女人都會自卑。《麗嘉則拉》里這樣寫九十九歲的她:“她長長的白發綰在頭頂上,銀色的發髻上繞著一條纖細的綴滿紫色碎花的藤枝。她的眼睛異樣明亮,目光非常安詳。歲月在她的臉龐上刻下了很多痕跡,但她的神采,仍然像個女王。”讀到這一段文字,我眼前出現的是一個女神,一個大自然的寵兒,山間自由自在的精靈。而事實上,扎西瑪是一個真實的女人,她生活在滇臧交界的大山深處,一個叫麗嘉則拉的所在。
麗嘉則拉的主角永遠是女人,扎西瑪就是最美麗和經典的那一個。九十九歲的扎西瑪講述自己的一生,就像在講述一個麗嘉則拉的神秘傳說。扎西瑪天生就是承擔家族使命的,她的出生,她的成長,她的青春和愛情,她繁衍的兒孫和家庭,以及她最后的死,都是麗嘉則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是母系氏族社會的頭領,是麗嘉則拉村落的靈魂,因此她的人生,更盛大,更豐沛,更完整,更是上天賜予的福祉和恩惠。在陳慶港的鏡頭里,麗嘉則拉那里有純凈的天空,美麗的草原,遍地的野花,成群的牛羊,人們共同生活在母親的屋檐下,男不必結婚,女不必出嫁,在母親的大家庭里,沒有爭吵,沒有暴力,沒有仇恨,只會有愛,只會有關懷,大家互相幫助,人人彼此了解。他們面對攝影鏡頭的時候,都敞開心扉,露出真誠和明亮的笑容。陳慶港在每個人的講述中,絲絲縷縷,梳理剔扒,整理出一部母系氏族部落的語言詞典和村莊變遷史,這使得《麗嘉則拉》既是一份珍貴的社會學資料,也是一部高品位的文學與影像文本。
然而,在記錄這些的同時,攝影家的憂郁和失落是顯而易見的。在他通往麗嘉則拉的路途中,感受到了來自現代世界的種種威脅——公路、電燈、電視、時裝、商業、旅游,這些符號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將麗嘉則拉改頭換面,推上一個高速行駛的軌道,所以他寫道——“無論你以怎樣的速度去追趕,麗嘉則拉,你只能看到她越來越模糊的背影了。”所以,我們讀到的麗嘉則拉,是一個正在消失的神跡,一個漸行漸遠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