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如果去觀賞唐代繪畫、雕塑、陶俑及各類藝術作品所表現的女性形象,留給大家最突出的印象,一定是“豐肥濃麗、熱烈放恣”。
豐肥濃麗即豐滿、肥碩、濃艷、亮麗;熱烈放恣即穿著袒露、自信張揚的表情姿態。雖然唐代三百年間的女性形象也有一個由清秀到豐肥,穿著由拘謹到開放的漸變過程,但給人視覺沖擊力最強、最具感染力和令人過目難忘的,還是那些盛唐時期姿態萬千、樂觀向上的胖美人形象。即使被今人譽為中國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除了婀娜的捧杯姿態與眾不同外,其基本特征仍然是“豐肥濃麗、熱烈放恣”。而唐代現實生活中的絕代佳人——女皇武則天和貴妃楊玉環,則可視為“豐肥濃麗、熱烈放恣”的樣板。從史書中“方額、廣頤、鳳頸”的描寫,我們可以斷定,武則天正是憑著寬額頭、豐臉頰、圓渾而重疊的頸部及富態形象贏得了“媚娘”的地位,從而為她進一步接近權力中心奠定了基礎。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更是家喻戶曉的胖美人典范。“環肥燕瘦”概括了漢、唐兩代不同的審美標準,也定格了楊玉環“豐肥濃麗”的美妙外形。顯然,無論是藝術作品還是現實生活都清晰地反映出,唐人的確崇尚“豐肥濃麗、熱烈放恣”。這與漢代和古代大多數時期人們欣賞窈窕淑女含蓄內向的審美觀不同,并形成了唐代的“另類”審美眼光。然而,這種“另類”和有悖于傳統的豐肥之美的魅力,不僅絲毫不遜色于傳統的苗條和骨感,而且更具生命力和向上的朝氣。其實,我們稍加分析就會發現,唐人的“另類”審美正是那個如日中天時代的必然特點。
首先,唐代繁榮昌盛,豐衣足食,正如詩圣杜甫詩句所記“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人們有條件吃飽穿暖保持健康豐滿的體格。其次,唐代開放,兼容并包。國力強盛與文明發達,使唐人充滿自信,使唐王朝成為一個高度開放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當時與唐交往的國家有130多個。不同文化的影響和交融,使唐人不拘于傳統,眼界開闊,熱烈放恣。再次,統治者的血統也決定了唐人對健碩的體魄更易親近。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外祖父是鮮卑大貴族,也就是說李唐皇室的血統中至少有一半是鮮卑血統,而鮮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碩的體魄。由此,唐朝幾代國君均寵愛豐肥的女性也就不難理解了。透過唐人獨特的審美眼光,不難看到當時崇尚的“豐肥濃麗、熱烈放恣”絕不單純是女性體態上的肥瘦,穿著上的遮露。可以說,這種審美取向是一種全方位的審美理念,所體現的是一種力量型的、開放兼容的文化視野。唐人喜愛牡丹,而牡丹的花型正是高貴豐滿。唐人塑造的駿馬形象每個都是膘滿臀圓。而唐代影響最大的顏體書法更是肥碩、莊嚴而渾厚,體現了唐人價值取向由“瘦硬”向“肥碩”的轉變。
如果把視野放得更大些,就會發現,唐都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馬路是最寬闊的,宮殿是最高峻宏偉的。當時的中國是世界向往的中心。這一切體現了一個民族進入高度成熟、處于生命力最旺盛階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氣和高度自信,使唐人崇尚并醉心于一種氣魄、力量和開放的美。而這種美傳遞給我們的是一種撲面而來的時代氣息——熱烈放恣、開拓進取、積極向上。
(選自《解放日報》2008年1月5日,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線的“必然特點”的含意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是指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其基本特征仍然是“豐肥濃麗、熱烈放恣”。
B.是指武則天憑著寬額頭、豐臉頰、圓渾而重疊的頸部及富態形象,贏得了“媚娘”的地位。
C.是指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她是家喻戶曉、流傳千古的胖美人的典范。
D.是指與漢代和古代大多數時期不同,唐人崇尚“豐肥濃麗、熱烈放恣”的獨特的審美眼光。
2.下列表述,不屬于唐人崇尚“豐肥濃麗、熱烈放恣”的原因的一項是( )
A.唐代繁榮昌盛,豐衣足食,人們有條件吃飽穿暖,保持健康豐滿的體格。
B.唐代開放,兼容并包,不同文化的影響和交融使唐人不拘于傳統,眼界開闊,熱烈放恣。
C.李唐皇室的血統中至少有一半是鮮卑血統,而鮮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碩的體魄。
D.唐都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馬路是最寬闊的,宮殿是最高峻宏偉的。
3.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唐代繪畫、雕塑、陶俑以及各類藝術作品所表現的女性形象,以豐肥濃麗為審美取向。
B.唐朝幾代國君均通過寵愛豐肥的女性,來表現一種力量型的、開放兼容的文化視野。
C.唐人喜愛高貴豐滿的牡丹,而且所塑造的駿馬形象每個都是膘滿臀圓的。
D.肥碩、莊嚴而渾厚的顏體書法在唐代書壇影響最大,也是唐人價值取向的體現。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班固,字孟堅。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貫載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性寬和容眾,不以才能高人,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東平王蒼以至戚為驃騎將軍輔政,開東閣①,延英雄。時固始弱冠,奏記說蒼,薦桓梁、晉馮諸人,蒼納之。父彪卒,歸鄉里。固以彪所續前史未詳,乃潛精研思,欲就其業。既而有人上書顯宗,告固私改作國史者,有詔下郡,收固系京兆獄,盡取其家書。固弟超恐固為郡所核拷,不能自明,乃馳詣闕上書,得召見,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書。顯宗甚奇之,召詣校書部,除蘭臺令史,帝乃復使終成前所著書。自為郎后,遂見親近。時京師修起宮室,浚繕城隍,而關中耆老猶望朝廷西顧②。乃上《兩都賦》,盛稱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賓淫侈之論。時北單于遣使貢獻,求欲和親,詔問群僚。議者或以為“匈奴變詐之國,無內向之心”。固議曰:“漢興已來,曠世歷年,兵纏夷狄,尤事匈奴。綏御之方,其涂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或臣服而致之。雖屈申無常,所因時異,然未有拒絕棄放,不與交接者也。虜使再來,然后一往,既明中國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禮義有常。絕之未知其利,通之不聞其害。設后北虜稍強,能為風塵,方復求為交通,將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為策近長。”固后以母喪去官。永元初,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與參議。北單于聞漢軍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韓邪故事,朝見天子,請大使。憲上,遣固行中郎將事,將數百騎與虜使俱出居延塞迎之。會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聞虜中亂,引還。及竇憲敗,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學諸子,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陽令種兢嘗行,固奴干其車騎,吏椎呼之,奴醉罵,兢大怒,畏憲不敢發,心銜之。及竇氏賓客皆逮拷,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獄中。
(選自《后漢書?班固傳》,有刪改)
[注]①東閣:招待賓客的地方。②西顧:指遷都長安。
4.對下列句子中黑體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有詔下郡,收固系京兆獄(案件)
B.綏御之方,其涂不一(通“途”)
C.虜使再來,然后一往(兩次)
D.固奴干其車騎(沖撞、冒犯)
5.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班固“作國史”原因和建議“因今施惠”原因的一項是( )(3分)
①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②奏記說蒼,薦桓梁、晉馮諸人③固以彪所續前史未詳④具言固所著述意⑤然未有拒絕棄放,不與交接者也⑥絕之未知其利,通之不聞其害⑦方復求為交通,將何所及?⑧遣使款居延塞
A.②⑧ B.①⑥ C.③⑦ D.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3分)
A.班固性情謙和,年少有才,博學多知,善寫文章,受到讀書人的景仰。
B.班固潛研“前史”,雖經坎坷,但最終得到了皇帝的理解,并“成前所著書”。
C.班固富有遠見,遇事能夠權衡利弊,善于進諫,以理服人。
D.班固因連坐被免官,后得昭雪平反,但最終因家奴連累死于獄中。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乃上《兩都賦》,盛稱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賓淫侈之論。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韓邪故事,朝見天子,請大使。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8~9題。
逢病軍人
盧 綸
行多有病住無糧,萬里還鄉未到鄉。
蓬鬢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
河湟舊卒
張 喬
少年隨將討河湟,頭白時清返故鄉。
十萬漢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
8.上面兩首詩所描寫的人物有何異同?試作簡要分析。(5分)
答:
9.盧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張詩主要的表達特色是什么?(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馬遷《屈原列傳》)
(2)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杜 甫《蜀相》)
(3)陶潛的詩不僅有“______________”的閑適,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蘇軾的詞不僅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凄婉。
乙 選考題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快樂的魚和憂傷的蝴蝶
駱玉明
《逍遙游》中的大鵬也許是中國文學里最為氣勢恢弘的意象。它從巨大的鯤魚變化為鳥,在海面上展開不知有幾千里寬廣的翅膀,激起三千里高的巨浪,拍擊著海上的飆風,上升到九萬里的高空,俯視一片蒼蒼茫茫的大地,從北海飛向南海。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遏大鵬的飛翔,那是對自由的想象。
莊子的日子過得頗為清苦,常常是面黃肌瘦,一度織履為生。或許正是在某一天,他身背一捆麻鞋上集市叫賣,舊布大袍空蕩蕩地飄在風里,眉頭緊鎖,忽然仰望云天,眼前幻化出大鵬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壯麗景觀,他嘆息了。
在江南的園林中,少不了河流或者池塘,養著悠閑的魚兒;水岸邊少不了長廊或者小亭,那是供人憑欄觀賞魚兒嬉戲的地方。有時在那些長廊或者小亭中會見到一方匾,大抵是寫了“魚樂”這樣的字,那也是出自《莊子》的典故。
莊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魚悠悠然游于水中,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質疑:“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是快樂的?”莊子反詰:“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魚的快樂?”
這后面有一段詭辯式的申論,我們不去管它,關鍵一句,是莊子最后所說“我知之濠上也”(我是在濠水邊上知道的)。也就是說,所謂“魚樂”歸根結底是莊子自己情感體驗的結果。魚在水中游動,姿態輕靈而敏捷。人在觀賞魚兒時,內心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模仿它的動作,自己好像已經變成了一條魚兒,充溢著自由無礙、活潑歡暢的快感。這時候,當然覺得魚是快樂的。這快樂其實來自人的內心,與魚究竟是否快樂并無關系。同時,這種感性活動又純粹是個人性的,無法也沒有必要在不同的兩個人之間達成一致。兩位哲學家爭辯“魚是否快樂”,實在是找錯了題目。
莊子說魚是快樂的,這也是一種對內在自由的體驗。進一步說,在道家思想中,當人擺脫了社會權力、規則、思想的制約,當人不再掛念俗世的得失與榮辱,孤獨而又無所羈絆地面對大自然時,他便得以回復到自由的天性。和人的社會性存在不同,自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存在,它是“道”的外現,也是自由的依據。
東晉簡文帝司馬昱受制于權臣桓溫,做皇帝了無趣味。一日入華林園,游覽中回頭對左右說:“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這里“濠”就是指莊子與惠施游于濠上說魚之樂的故事,“濮”是莊子的另一則故事:他在濮水邊釣魚,拒絕了楚威王使者的重金禮聘。
但自由如果僅僅是精神性的,如果只能寄托于云天之外,寄托于春花秋葉,鳥飛魚躍,山峙水流,人又怎么去應對他的現實生活呢?權力和由此派生的規則并不會因為你的美妙幻想而消失,它的丑陋粗暴而剛強。
《莊子》書里,《齊物論》一篇用了深刻的辨析來論證人世根本的虛幻性。人們爭執不休的道理只是些沒有意義的言辭,不但是非的對立是虛妄的,就連夢與醒、生與死的對立也是虛妄的。文章用寓言做結尾,它是中國最有名的寓言之一;“人生如夢”是句說濫了的老話,其原始出處就在這里:莊周夢見自己成為了一只蝴蝶,那翩翩飛舞的蝴蝶,并不知道自己是莊周;忽然醒來,又是一個僵臥的莊周。這一變化中,到底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還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兩者之中,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實的存在?
人如果不能在現實中一寸一分地堅持自由的權利,爭取自由意志的實現,便無從把握生命的流變,最終只能把整個世界和全部人生描寫為巨大的虛幻。而純粹的虛幻又令人暈眩,于是轉而尋求美感的存在。所以如夢的人生,有時有大鵬翱翔,有時有快樂的魚,有時有憂傷的蝴蝶。
(選自《瞭望東方周刊》2009年第25期,有刪改)
11.下列各項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5分)
A.大鵬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壯麗景觀,是莊子身背一捆麻鞋上集市叫賣,忽然仰望云天而在眼前幻化出來的。
B.自然是“道”的外現,也是自由的依據;與自然不同,社會的人不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存在。
C.莊子在濮水邊釣魚,拒絕了楚威王使者的重金禮聘,這體現了他追求的僅僅是“寄托于云天之外”的精神性的自由。
D.作者對于“不能在現實中一寸一分地堅持自由的權利,爭取自由意志的實現”的行為持否定態度。
E.篇末的“所以如夢的人生,有時有大鵬翱翔,有時有快樂的魚,有時有憂傷的蝴蝶”,具有收束全文的作用。
12.作者為什么說“兩位哲學家爭辯‘魚是否快樂’,實在是找錯了題目”?請依據原文,分條作答。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七自然段中引用了東晉簡文帝司馬昱的話有哪些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指出“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遏大鵬的飛翔,那是對自由的想象”。請聯系學過的《逍遙游》,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逍遙游”的境界,并簡要評述道家這種思想的積極意義(或消極影響)。(8分)
答: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
俄羅斯的“良心”
羅皓菱
2008年8月3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河水靜靜地流淌,89歲的索爾仁尼琴未能等到90歲生日,在莫斯科的家中離開了人世。他的身邊是妻子娜塔麗婭和小兒子斯捷潘。
雖已半夜,但噩耗迅速傳遍莫斯科。他的兒子說,父親死于心力衰竭。“一切都隨著他的心愿,他想在秋天去世,就在秋天去世;他想在家中離開,就在家中病故。”他的妻子說。
他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世界著名作家;他曾因叛國(蘇聯)罪遭流放20多載;在他的晚年,榮獲俄羅斯國家獎。起伏跌宕的人生經歷不僅是他文學創作的素材,更是俄羅斯20世紀巨變的縮影。
他被稱為俄羅斯的“良心”,民眾冒雨哀悼索爾仁尼琴,告別這位聲望卓著的作家。
90年前,索爾仁尼琴出生于北高加索。他是個遺腹子,父親戰死在德國,童年全靠母親微薄的薪水維持生活。
1936年,他考入羅斯托夫大學的數學物理系,并通過函授就讀于莫斯科文史哲學院。兩者都與他以后的命運相關聯:數學使他在勞改營和解除流放后得以安身立命,文學則一次次令他處于死亡的深淵和榮譽的巔峰。
1962年11月,索爾仁尼琴一夜之間紅遍蘇聯。他以勞改營為題材的小說《伊凡?杰尼索維奇的一天》經赫魯曉夫親自批準,在雜志上發表,幾天內雜志被搶購一空。
1965年,這本書卻因反映斯大林肅反擴大化而受到公開批判,但索爾仁尼琴沒有收斂鋒芒。在作代會前夕,他寫了一封公開信,要求“取消對文藝創作的一切公開和秘密的檢查制度”,保障作協會員免遭污蔑和非法迫害。
隨后,站在風口浪尖上的他還在西歐出版了《癌癥樓》和《第一圈》。其結果幾乎是災難性的——1969年,他因在國外發表“反蘇”作品而被開除出蘇聯作協。而他在世界文壇卻聲譽日隆,因他“在追求俄羅斯文學不可或缺的傳統時代所具有的道義力量”。1970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他被嚴厲警告:出去后就別想再回國。索爾仁尼琴最終選擇了放棄領獎。
1973年12月,《古拉格群島》在巴黎出版俄文版第一卷,再一次舉世震驚。索爾仁尼琴也因此成為《時代》雜志封面人物,甚至被認為是“蘇聯的掘墓人”。但由于他反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共產主義,遭到蘇聯報刊的強烈批判,1974年2月12日他被捕。次日,他被驅逐出蘇聯,自此開始了20多年的流亡生涯,從聯邦德國、瑞士一直到美國。
有人說,索爾仁尼琴是一位斗士、一位復仇者。如果說他前期的創作均旨在揭露“古拉格群島”和“癌癥樓”中的黑暗,那么,他自稱他后期創作的唯一目的就是“研究俄國革命的歷史”,找出歷史變革的內在原因。索爾仁尼琴在很多時候選擇沉默。他不光與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保持距離,與其他黨派、組織也不來往。有評論認為,無論是在今天的俄羅斯,還是在蘇聯,抑或在西方,索爾仁尼琴在任何時候都保持著與眾不同的品格。他從不尋求任何人的庇護,對任何社會來說他都是異教徒。這既成就了他的輝煌,也注定了他的孤獨。
他對官僚統治、人民自治、普京功過、土地問題、車臣問題、言論自由問題等都有著自己大膽而獨到的見解。1994年后,索爾仁尼琴一度被老百姓視為俄羅斯未來的先知,而他能得到俄羅斯百姓的認同,主要在于“在大家不敢說的時候他說了真話”。
有媒體指出,索爾仁尼琴的一生,就是一個擇善固執的故事。他像先知一樣,深入刻畫了俄羅斯靈魂的善惡斗爭。有外國領導人贊揚他是“20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良心’之一”。他是繼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的又一位傳奇人物,他完全有資格進入世界偉人殿堂。
回顧自己的一生,索爾仁尼琴曾在《牛犢頂橡樹》中寫道:“我一生中苦于不能高聲講出真話。我一生的追求就在于沖破阻攔而向公眾公開講出真話。”索爾仁尼琴逝世后,他的妻子說:“他度過了艱難但幸福的一生。”這是索爾仁尼琴一生的寫照。
(選自《讀者》)
15.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索爾仁尼琴曾榮獲俄羅斯國家獎,逝世后民眾冒雨哀悼他,足以體現他對俄羅斯的影響。
B.索爾仁尼琴因被嚴厲警告“出去后就別想再回國”和不愿尋求任何人的庇護,選擇了放棄領取諾貝爾文學獎。
C.索爾仁尼琴前期的創作旨在揭露社會中的黑暗面,后期創作的唯一目的是找出俄國歷史變革的內在原因。
D.索爾仁尼琴深入刻畫了俄羅斯靈魂的善惡斗爭,他已當之無愧地進入了世界偉人殿堂。
E.本文以倒敘開篇,運用平實自然的語言,生動地講述了索爾仁尼琴人生歷程中的“輝煌”與“孤獨”,為我們再現了這位傳奇人物的光輝形象。
16.“他度過了艱難但幸福的一生”,你怎樣理解這句話中的“艱難”和“幸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索爾仁尼琴為什么被稱為“俄羅斯的‘良心’”?請作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請結合索爾仁尼琴的經歷,談談作為一個作家應具備哪些可貴的品質。(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9.下列各句中,黑體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3分)
A.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必須營造全民族的閱讀風氣,而首當其沖的,是營造閱讀本民族文化經典的風氣。
B.以前的學者講《論語》多講其政治意義,但于丹教授特立獨行,提出“半部《論語》修自身”,用經典給今人做“心理按摩”。
C.一個人的事業和他的道德水平沒有什么必然聯系。這層紙捅破了,學者打著學術名義追逐金錢的把戲也就昭然若揭了。
D.醫療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民營醫院更是剛剛起步,發展空間很大。
20.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而資本與技術的擴張,則容易使人文情懷逐漸淡化。
B.藝術家們為愛美之心所激發,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現世界,來實現自己對美的認識和對美的追求。
C.權威人士強調:最近,國內礦難事故接連發生,相關部門必須增強防范意識,盡量防止此類事故不再發生。
D.大會之后,很多企業的領導端正了態度,圍繞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加大了整頓的力度。
21.把下列句子組成前后銜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話。(只填序號)(3分)
①因此我才把自己界定為一個坐在海邊巖石上永遠讀著大海的孩子。②這是少年時代我得到的第一個啟示。③通過一個蘋果打開真理大門的大科學家牛頓,你好!④知識的海洋浩瀚無垠,再明亮的眼睛也只能發現海岸邊的幾枚貝殼。⑤謝謝你在臨終之前說你只是一個在大海邊上拾貝殼的孩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據下面的提示,分別寫一個比喻句來表達相關的意思。(6分)
(1)朋友能給你信念、勇氣和力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朋友是你生活道路的指引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為加強青少年的責任意識,校團委、校學生會準備以“青年對社會的責任”為主題在全校舉辦一次征文比賽。請你擬一則征文啟事。要求語言簡潔,條理清晰。(5分)
六、寫作(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前浪:是你推著我前進嗎?
后浪:我以為是我緊隨著你。
于是
前浪和后浪揚聲大笑
向海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