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災害”被網絡快速傳播、放大,一條“災害價值鏈”悄然形成。我們認為,傳導鏈的發端,是極端氣候、流感爆發、糧食安全與資源控制。其末端則指向原油、生物疫苗、鉀肥與稀土。災害不斷地驗證過程,就是傳導鏈末端價值評估不斷調升的過程。
盡管過去三年A股走勢疲弱,但上述板塊的估值卻高高在上。原因在于,每到特定時間,特定事件發生,它們總會出現一波振奮人心的上漲,而從長期來看,它們雖然缺乏“現實”業績支持,但從未脫離“牛市”的軌道。按照傳統的估值理論無法合理解釋這一現象。所以有人說,它們是成長股,也有人說,它們是泡沫。支持高估值的原因是“對于未來的恐懼”——來自對于“常識性認知”的不信任,這一不信任正在逐步擴大。
極端氣候、流感爆發、糧食安全與資源控制,這四個主題會不會階段性主宰2011年的金融市場?看看過去三年,答案顯而易見。更重要的是,2011年的“災難”系數不會低于2010年、2009年、2008年。無論認同與否,該發生的遲早發生。
生物疫苗篇
2011年1月13日北京市衛生局公布,發現一例甲流危重病例。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市場反應,在指數大跌的狀況下,生物疫苗板塊逆勢走強。而此前不久,英國、日本都表明開始進入流感流行期。由2009年甲型H1N1蔓延過程來看,2011年2-3月前后需重點關注生物疫苗板塊。
極端氣候與流感疾病流行存在密切關聯。請注意,2010年12月英國正在經歷了三百年以來最嚴酷的寒冬。2010年年末日本西部海沿岸遭遇了狂風暴雪持續肆虐。極寒后伴生流感爆發存在一定必然性。考慮到今冬出現極端氣候已是大概率,繼2009年后,2011年流感再次爆發概率不低。特別是,若海外部分國家出現疫情失控的情況下。后續需密切關注國內外疫情發展。
北京市當前接種的流感疫苗主要來自北京科興,于2009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此外,目前國內共有11家生產流感疫苗的公司,其中A股上市公司包括華蘭生物和天壇生物。華蘭生物的流感疫苗產能占全國總量的40%,銷售占30%的市場份額。天壇生物的產能和銷售市占率均為5%。
鉀肥篇
過去四個月,中國九省區遭遇持續的嚴重干旱,山東、河南出現特旱。旱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將影響今年最終糧食產量,目前還無法評估。但可以確定的是,2011年春耕隨之而來的化肥需求將會被市場所預期。近期多只化肥股走勢已脫離大盤,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市場預期正在形成。
鉀肥的“故事”已經講了很久,許多賣方機構都做過深入研究。這里我只講幾個關鍵點。
第一,全球鉀肥行業已經形成與國際原油類似的壟斷格局。這個組織由兩家聯盟機構構成,一家叫做BPC,另一家是Canpotex。組織形式上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相似。前者由莫斯科的UralKali和白俄羅斯的Belaruskali組成,主要客戶是中國、印度、巴西等,后者由加拿大的PotashCorp和Agrium,以及美國的Mosaic組成,主要銷往北美以外地區。
鉀肥價格從2006年每噸不到150美元,到2008年年中飆升至每噸近1000美元,造成此行業迅速出現整合,形成了以上述兩家聯盟機構為核心的壟斷陣營。上游整合力度越大,話語權越大,提價空間越大。
重要的是,中國是鉀肥的最大進口國,其次是巴西和印度,這三個發展中國家作為鉀肥需求的“最大力量”擺在一起,而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則是鉀肥供給的“最大力量”。
這是一個“狼吃羊”的世界,有些事情不需要預測。2011年2月4日,俄羅斯兩大鉀肥巨頭Urlkali和Silvinit將召開股東大會,討論合并方案。若獲通過,合并過程將于明年二季度末完成。進而將形成一家擁有1150萬噸鉀肥產能的生產商,組建的鉀肥公司將占到全球鉀肥市場的20%,僅次于加拿大Potash鉀肥公司。在Urlkali完成現有產能擴張后,合并后的公司產能將增至1300萬噸,從而取代加拿大鉀肥公司PotashCorp一躍成為全球最大鉀肥生產企業。
第二,中國鉀肥行業已經形成與中國石油石化行業類似的壟斷格局。“鹽湖系”整合已經接近收官。作為國內主要的氯化鉀生產商,鹽湖鉀肥的行業話語權進一步增強。
中化化肥是中國最大的化肥分銷商和鉀肥進口商。2010年10月21日,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已經與加拿大鉀肥公司PotashCorp及另外兩家鉀肥生產商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