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期貨市場讓人想到一句話,那就是價格是不是要飛上天?
我們看到,不論世界經濟如何變化,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似乎始終堅挺,伴隨GDP的飛速增長,通貨膨脹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當前,在政府主導的經濟體制下,如何遏制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一直是一個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循環難題。就在人們的質疑聲此起彼伏的時候,預期當中的還將要沖高的CPI卻陡然下降了,我們不管CPI的權重怎么調整,總之CPI跌下來了,跌到所有投資者都有點一頭霧水,之后才似乎嗅到了一點宏觀環境可能正在改變的信息。
其實回望2010年的諸多政策,我們不難發現,政策的指向是控制、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和管理通脹預期。雖然今年12月份左右中國政府才將貨幣政策從“適度寬松”回調到“穩健”,但從2009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貨幣政策就已經不再“適度寬松”,而是“適度從緊”。特別是2010年1-5月三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2010年10月至今又三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和兩次加息。與此同時,2010年4月中國政府還推出了房地產調控政策;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又貫穿全年地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發展,甚至不惜“限電停產”;為了遏制通貨膨脹,11月份又開始實施國務院“16條措施”,現在房屋有開始出臺限購令……
措施似乎很多,但問題在于價格不但沒有跌反而是繼續漲,不是一般的漲,還是大漲,2010年11月,CPI攀升至5.1%,連續加息后效果仍然不明顯,所以,投資者再一次相信控制、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和管理通脹預期只是政府的一個口號而已,最終的效果可能和實際的期望值會相去甚遠。正是有了這樣的觀念,所以人們對價格可能出現下跌,市場可能出現風險喪失了正常的免疫力。
有句話說:“市場讓你死亡,必先讓你瘋狂”,其實是有道理的。2010年下半年以來,作為商品定價中心的期貨市場,經歷了一輪“歷史罕見”的大漲,對于當前瘋狂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