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全世界的愛情都是一樣的,沒有人有異議。
我看過《我的希臘婚禮》,讓人不得不感嘆希臘婚禮的繁復。如果不在教堂舉行婚禮,甚至不會得到法律的承認(當然是30年前,今天的東正教徒依然遵從這些規矩)。作為歐洲珠寶的發源地,希臘婚禮中人們對婚戒的選擇依然非常傳統。精致雕刻的橄欖枝、月桂等古老的花紋讓人一眼就能辨認出希臘風格。
婚禮珠寶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的縮影。西方人性格直接開放,他們的珠寶熱烈閃耀;埃及作為珠寶的發源地,珠寶風格異常繁復,最傳統的印度,珠寶習俗千年傳承而較之世界各色各樣的婚禮文化,中式婚禮珠寶則含蓄很多,這很符合中國人推崇的謙謙性格。
中國現在的婚禮似乎已經世界大同,鉆戒婚紗無一不缺,但是作為中國人,以最傳統的婚儀形式慶祝天作之合,不是更有意義么?“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從古代,美玉就成為中國男子最佳的婚儀贈禮。在國學漸衰,中國傳統文化日漸淡漠的今天,男人們只知道照搬西方傳統,將鉆戒視為對愛情最高的禮遇。私以為最浪漫的中國婚慶珠寶,還應當是傳統的玉鐲或是玉環,取其“環環相扣,生生相系”、“有匪君子,如琢如磨”之吉祥堅貞寓意。
中式婚禮中翡翠的運用在逐年增加,中式旗袍搭配翡翠。最傳統的婚禮珠寶,要求有金花(簪)一對、金環(鐲)一對、金戒指一對,在仍沿襲廣東舊俗的香港,婆家要向新娘贈送9件龍鳳鐲與金掛件,重量也要是9的倍數,取“長久”之意。翡翠搭配金飾也是很多地區的傳統婚禮珠寶,取“金玉滿堂”之意。
婚禮珠寶絕不僅僅只有鉆戒,還包括頭冠、項鏈、耳飾、手鐲、胸針等全套的系列珠寶,而且結合全世界不同國度的不同文化和風俗,更是花樣繁多,但有一點世界大同的就是:不論多少、不論貴賤,它們一定被賦予了最美好的祝愿,最重要的是它們見證了每一段最真誠的愛情。
而正是因為這個重要的意義,婚禮珠寶往往會成為家族傳承的重要財富,它不會輕易地被變賣或修改,而是作為愛情的祝福與紀念,一代代傳承下去。中國傳統的翡翠玉石或許比鉆石更有年代與傳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