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華爾街”運動在寒風中依然火熱,這場以反對美國經濟不平等的運動,被各方意見者解讀,因其發生在以自由、平等、追求幸福為憲法原則的美國國內民眾中,尤其能夠揭示現在世界的不平衡到了什么程度。
美國善于用雙重標準對美國本土和他國,曾經,美國之外的世界逐步失衡漸成常態,一個由華爾街為中心的金融颶風,刮掉了最后一層蒙在美國人頭上的美好布幔,真相殘酷地呈現,那些深入人心的自由平等機制,在進入金融時代后,逐步失靈。
最近三十年,世界由產業資本主義進入金融資本主義時代,金融寡頭之規模和整合能力,超過以往產業時代的總和,金融力取代生產力成為競爭力核心。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只在手段上加強了金融的霸權,其攫取的深度和廣度都前所未有。諾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里茨曾說,金融市場本應是配置資本和管理風險的,卻錯配了資本和創造了風險。
想起了圣經中的通天塔。《圣經·舊約·創世記》稱,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由于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與天公一比高低。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協力,統一強大,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后還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于是他悄悄地離開天國來到人間,改變并區別開了人類的語言,使他們因為語言不通而分散在各處,那座塔于是半途而廢了,于是世界成了今天這般種族、語言、文化價值觀、經濟制度參差多態的世界。
現在,似乎上帝的這個努力在金融領域已經失效,美國人在修筑著金融的通天塔,高聳入云,少數金融大佬站在塔頂,主宰著全球的資本流向;他們成功地讓世界用一種語言,即所謂全球化的金融規則,贏者通吃的游戲機制下,金錢流向金融塔的最頂端。在資本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金融運轉的每一塊磚,都使在塔尖的少數人財富通天的臺階高了一寸。
本刊本期研究的主題是美國的三大評級機構的運作模式,在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中,三大評級機構暴露出其內在的深層矛盾,他們的角色從貌似客觀獨立的評級機構,淪為美國金融通天塔的號角,成為資本錯配的助力器,也引導埋頭搬磚的金融鏈條末節的人們往頂端看上去,從而知道自己了所扮演的悲劇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