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探討白糖市場時,價格已經從6800元/噸回落到了6400元/噸的水平。本來按照往年的慣例,到了年末市場正是用糖高峰時期,但今年的銷售卻異常清淡,這是為什么呢?
這個要從08年開始說起,2008年,全球經濟一片凋敝,白糖價格也不能獨善其身,那時,由于白糖的種植地區特別集中,最大糖廠都集中在廣西一帶,于是在價格暴跌之后,幾家大的糖廠擰成一股繩,通過把貨都拋到現貨市場,拋出低價來,擠占其他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然后現金為王捏在手中,地板價時再從期貨市場上買回來,只需要10%左右的保證金,還不用付倉儲費,這樣節省了資金,又拿回了拋出去的貨,另一邊,他們把新榨出的白糖抱團囤起來,配合全球量化寬松的政策,白糖價格走出低迷,一路狂飆,糖價漲了,生產廠家就囤積,糖價漲了,消費廠家也囤積,什么糖果廠、飲料廠、食品廠都加入了囤積大隊,糖價漲了,期貨市場的散戶投機者也瘋狂跟買,于是糖廠的現貨銷售的問題迎刃而解,于是囤積的廠家庫存也成了利潤的源泉,于是,期貨投機者也跟著攫取了不菲的投機利潤,于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通過白糖獲得了110億的巨額稅收,這樣的格局一直延續到今年。
今年隨著歐債危機的爆發,隨著中國緊縮的貨幣政策打壓,財政部近期又推出總結重慶、上海房產稅經驗,用房產稅來養城市……種種跡象顯示,支撐商品價格金融屬性的泡泡在一個一個被戳穿。
當商品喪失了金融屬性后,那就要看他的商品屬性了,白糖這個商品,到今天為止,最大的用途還是食用,但不管人們生活質量怎么提高,也不可能把白糖當飯吃,目前來看,不算糖廠囤積的糖量,僅下游糖果、食品廠囤積的糖量都高達3-4個月的量,這也是導致目前旺季不旺情形產生的根本原因,因為市場正在消化這部分囤積起來的隱形庫存!
保守估計,明年新增的淀粉糖產量會達到100萬噸,甜菜糖產量新增50萬噸,向邊貿、越南等地承包手段獲得流入國內市場的達50萬噸,同時今年云南、海南、廣西也在大幅擴產,預計新增產量也將達到100萬噸,價格上漲因囤積增加的庫存約100萬噸,這400萬噸多出來的糖,怎么消化?這多出來的糖又如何支持目前高昂的糖價持久存在?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上月廣西壯族自治區物價局關于2011/2012年榨季糖料蔗收購價格問題的緊急通知,2011年把聯動價定到500甘蔗對7000的糖價,就等于宣布食糖成本基本在6000左右,7000是比較認可的現貨的底價。然而從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這個消息的公布不但沒有推動糖價上漲,反而是本輪糖價真正開始下跌的轉折,這就意味著,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道理,不論如何,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筆者以為,現在正在醞釀白糖的關鍵一戰,這一戰是周朝的牧野之戰,是項羽的巨鹿之戰,是劉邦的垓下之戰,是曹操的官渡之戰,是謝安的淝水之戰。如果如筆者前文所言,那么白糖此戰的結局將意義重大,其存在的市場機會也非常可觀,建議投資者可多加關注。
最后提醒大家,大戰之前需好好養精蓄銳,你別一開戰就犧牲了,變成了大地標本,那么白糖的暴利機會就和你擦身而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