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國際上通行的對政府債務的認識,政府債務的口徑不僅包括政府直接借入的資金總額,還包括大量并不在預算中體現,政府具有間接償付責任和道義上必須承擔的償付義務。一般而言,政府債務可分為顯性債務和隱性債務;直接債務和間接債務。
顯性債務是指有明確的法律文件或者義務顯示政府要承擔償還責任的債務。例如公債、外債以及政府承諾償還的銀行貸款。
隱性債務是指并沒有特別明確地直接要求政府對債務負責的文件或者規定,但是政府本著對國家負責,道義上有不可推卸的償付義務的債務。
我國政府債務形式非常多,直接的顯性債務主要是中央財政作為借款人的內外債以及地方政府各種方式的債務。
中央政府債務
我國的國家債務首先是中央政府直接作為借款人所產生的債務,2010年這項債務余額為67548.11億,其中,內債66987.97億,外債560.14億。
近五年債務增長迅速,2010年的中央債務余額是2005年的超過2倍。債務較快增長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2007年中央發行1.55萬億的特別國債購買2000億美元的外匯組建國家主權投資平臺中投公司;另一個是2008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奉行的寬松的財政政策。2007年特別國債的發行使得中央財政的債務余額上升了48.7%。2008年相比2007年常規債務余額(拋去特別國債的發行)上升了45.7%。
省市縣級債務
審計署于2011年3月至5月對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本級及所屬市(地、州、盟、區)、縣(市、區、旗)三級地方政府對債務進行審計。此次審計涉及25590個政府部門和機構、6576個融資平臺公司、42603個經費補助事業單位、2420個公用事業單位、9038個其他單位、373805個項目,共1873683筆債務。
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始于70年代末。此后快速增長,年均增速在20%以上,其中1998年和2009年為應對金融危機,債務余額分別比上年增長48.20%和61.92%。2010年的債務余額受融資平臺整頓影響,比上年僅增長18.86%,增速下降43.06個百分點。
鄉村兩級債務
對于鄉村債務目前沒有公開的準確的統計數據。我們的估計以2001年村級債務2796.9億為起點,假設債務余額以名義GDP的速度增長,同審計署給出的省市縣層次的債務增速相比,這一假設相對保守。則2010年村級債務水平略超過8400億,假設鄉鎮一級也有相當的債務。這樣鄉村兩級的債務將有1.68萬億,我們認為這一估計仍然相對保守。
經過了多年的對糧食企業財務掛賬的消化,第1輪認定的掛賬基本已經被消化,但是第2輪和第3輪的財務掛賬消化的比例很小。我們推算總的糧食企業的財務掛賬目前仍有2000億-3000億左右的本金未消化。債務與農業發展銀行債務有重合,大部分糧食企業債務農發行以政策性名義占用央行再貸款。
糧食企業歷史遺留的財務掛賬
經過了多年的對糧食企業財務掛賬的消化,第1輪認定的掛賬基本已經被消化,但是第2輪和第3輪的財務掛賬消化的比例很小。我們推算總的糧食企業的財務掛賬目前仍有2000億-3000億左右的本金未消化。債務與農業發展銀行債務有重合,大部分糧食企業債務農發行以政策性名義占用央行再貸款。
金融改革中遺留的債務
央行分兩次為國有銀行改革發放的再貸款達到12236億元。根據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截止2010年底,對其他金融性公司債權有1.13萬億。另有8110億的債券,根據現有公開資料(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司長周學東于“東和中科LGD聯合實驗室2009年度學術研討會”,2009年10月25日),債券余額還有7100億。這樣,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預計2010年底有1.8萬億的未償還債務。
另外還有地方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處置高風險券商等留下來的歷史債務。經粗略估算,國家的綜合債務在2010年底約29.6萬億,占GDP73.9%?!?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