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投資者本周的心情處在忐忑不安之中:周三A股在結束調整展開突破之時,周四又遭遇外盤暴跌的拖累。的確,今年的A股行情一直不好,近期的強勢反彈已經讓套牢者挽回了一些損失,而短線客也有了不菲的收益。一旦行情陷入盤整,去留之間讓人有點彷徨。所以認識行情性質,有助于我們把握節奏,拿捏熱點。
在基本面上,本輪反彈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在通脹見頂的條件下,緊縮政策出現放松的預期。本周公布的10月份CPI數據讓人感到通脹問題已經漸行漸遠,而溫總理對房地產調控的強硬表態,讓我們感到政府在目前定向寬松上的確是有的放矢。貨幣政策雖然沒有出現實質性調整,但是信貸閘門放松、央行加大市場凈投放等都表明緊縮政策正在悄然發生轉變。
投資熱點來看,目前已經越來越清晰,當前行情是對未來新一輪經濟增長的一種預期。因此,我們的投資思路也應該朝這這些方向轉變。新興產業是我們投資的主線。新興產業板塊經過前期調整之后,目前的估值水平重回歷史低位,而且7大新興產業仍處于技術生命周期的增長繁榮期,后市或將大有可為。此輪新興產業的c3d64de5c593fc720979c6bc7ad5e99f投資潮有別于過往的概念炒作,以往政策利好刺激下板塊齊漲現象或將難現,更多的是基于企業盈利預期的深度掘金,新興產業個股未來的分化將日益顯著。創業板本周的強勢表現正是基于這種預期。我們投資的重點首先是要梳理每個新興產業中的重點細分行業,關注新興產業中具有持續成長能力的龍頭或市場錯誤定價的企業。
從消費市場角度看,今年上半年股市投資遵循傳統消費的思路,對高端消費品展開了新一輪價值再挖掘,一批高端消費品類公司的估值數倍于市場平均水平。經過一輪快速調整之后,新一輪消費熱點開始被市場所關注并認識。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傳統消費服務行業,還是新型消費服務行業的成長,通常伴隨著兩個過程,一是產業整合購并重組的過程;二是由小型企業成長為大型企業的過程。本周文化傳媒行業沖頂之后,我們的具體目標可以重點關注醫療服務、快速消費品、奢侈品以及信息服務(含物聯網)等。
另外,從新一輪投資熱點來看,投資依然是未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從“十二五”規劃以及新興戰略發展導向等相關政策看,未來投資熱點包括水利建設、電網建設(特高壓、智能電網)、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核電)、高鐵、海工、通用航空等。從目前情況看,這些熱點基本上同步于市場調整,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投資增速減緩和其他因素沖擊,整體估值水平處于相對低端位置,新一輪投資預期會在年末至明年初漸漸啟動,這些板塊后期也有機會。
從技術面觀察,目前這種休整屬于良性的強勢整理。從技術形態分析,指數在攻克60天均線后,股指強勢震蕩,雖然在周四跌破了10日線,但均線系統目前仍保持良好的發散形態,且20天線向上交叉30天線,形成中期金叉,意味短線調整并沒有改變中期趨勢。指數自身的趨勢而言,各市場指數本輪低點都是今年4-5月間跌破重要形態頸線后的量度跌幅目標。如創業板綜指,4月25日率先跌破橫跨8個月的大型頭肩頂形態頸線后快速下跌,目標是800點,上證指數是過去一年左右所形成的大型對稱三角形的破位下行,下跌目標分別是2300點左右。上述指數實際下跌的結果依次為740點和2307點,與理論目標幾乎一致。行情啟動的位置符合中級反彈的性質。從周線級別來觀察,上證指數周MACD已經形成金叉,這就預示著盡管短期可能會出現震蕩,但中線向好的局面已經形成,筆者認為從趨勢上看,中短期內上證指數會有一個區域震蕩的過程,大概區間為2420點-2620點(30日與120日均線之間),隨后就有機會逐步向250日年線位置靠近(目前2760點附近)。
在這種背景下,投資者就不必過于糾結于短期的漲漲跌跌,在本輪反彈沒有觸及目標位以及基本面預期沒有大的變化之前,不要患得患失,調整好心態,拿住股票,積極做多才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