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黃金走勢像過山車,因全球經濟形勢不利,又直接影響到政治,黃金自然會大漲。有不少朋友問我,黃金1800美元/盎司貴不貴?
現在黃金1800美元/盎司,很多人都說是“天價”。但回顧30多年前,1980年黃金最高是840美元/盎司,相對于當時的生活水平而言,840美元是一個天文數字。舉個例子,當時在香港半山買一套房子大概是3000元/平,今天是多少錢一平?
1980年,香港一般人的薪水是2000多塊(港幣),現在通貨膨脹,已經升了差不多10倍。如果從黃金與生活水平的對比關系看,840美元/盎司升10倍就是8000美元/盎司左右,從這個角度,你還會認為1800美元/盎司貴嗎?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黃金會升那么高,在20年前也就是上世紀90年代前后,黃金的價格波動是很小的,一直到2004年開始一個升浪升上去,屢創新高。筆者認識的一些珠寶行業的老板,當時以他們的經驗,感覺黃金升的太高了,他們此前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但筆者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是,在1978年和1979年,黃金從100多美元升到840美元,這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每天的波動就能達到千元港幣每盎司。
觀察的視角足夠長,我們或許能跳出短期思維慣性可能造成的誤區,并對黃金這個投資品種的波動表現看得更透徹一些。在發生金融危機、金融海嘯以后,到今天發生全球性金融危機,可以說這一波危機或許比2008年更嚴重和持久。所以,如果我們拉長觀察的時間,從中長線來講,在美債和歐債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的情況下,黃金還是會上升,這是大的格局。
那么,歐債問題和美債問題有著怎樣的前景預期?
歐元區已經在主權債務危機中苦苦掙扎了一年多,但這場危機似乎還遠沒有結束,英、法、意大利等政府亦因積極減赤,因而觸發工會及民眾不滿的示威浪潮,游行示威沖突彼起此落,使各國的政府呈現政治不穩定。若矛盾加深,導致執政黨下臺,更會帶來投資市場的不明朗因素。
德國和法國現在很頭痛,這兩個禮拜會召開G7峰會討論怎么改善這個問題,法國提出歐盟債券,不是一個獨立國家的債券,歐盟債券即所有歐盟國家負擔這個債券。德國不同意:我有錢,為什么要分擔你的債券?
筆者今年5月在北京大學授課時講到,今年第四季度黃金有機會破1800美元,當時黃金價格在1500美元上下。在其后的一個月內就突破1600美元,再后來突破1800美元。
黃金今年年底可能會到2000美元/盎司,為什么?筆者的邏輯是,2011年最差的時間是在第四季度——股票第四季度或將保持低迷市道,宏觀經濟負面的消息也可能在四季度出來。至少考慮歐美的情形,就不容樂觀,所以外圍震蕩,對中國股市也會有影響,貨幣市場的波動則可能很大。
2011年進入四季度,依然存在很多不明朗因素,這導致很多投資人沒有方向。由于中國政府全年重點是打壓通貨膨脹而不再是GDP,投資房產賺錢的機會也變得很小;股票方面,基于人民幣升值、國內原材料漲價、人工上調等因素,A股的震蕩也會非常頻繁。所以,在世界經濟和政治動蕩情況下,黃金成為投資的避風港。
金融危機產生美債危機、歐債危機、政治震蕩,未來方向不明朗,貨幣很弱,主要主權國家,最強的貨幣美元貶值,怎么辦?錢放在哪里比較安全?在筆者的理念中,黃金是未來的終極貨幣,所有人對其最有信心,不會破產、不會歸零的就是黃金。當然,這不是鼓勵諸位貿然投資黃金市場,只是說可以作為投資產品、保值增值產品來考慮黃金的投資價值,它可以做到比其他投資的回報更高,前提是看你的策略是怎么安排的。
(作者簡介:李德明,香港資深金融專家、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特約教授。因其對行情的準確預測能力,近年來又被業界稱為股市“章魚哥”和“黃金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