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持續高位
7月CPI超預期,在翹尾因素回落的情況下再創新高,說明目前通脹形勢仍不樂觀。影響CPI 的主要因素——食品的貢獻度繼續上升,其中水產品和蔬菜價格因為天氣因素,出現超預期上漲。肉類價格對CPI 的帶動作用依然明顯,盡管豬肉價格同比略現下滑,但在“賣方市場”格局未變之下,肉類價格短期內內仍將維持高位。非食品因素環比上升,服務與消費類價格均出現上漲,這也許是2 季度政府限價后開始出現的價格反彈。
雖然上中下游價格同比增速與上月相比仍創新高,但環比增速顯示上中下游價格走勢已出現分化,中游(PPI)與上游(PPIRM)增速已經見頂,下游(CPI)環比仍保持較高增速,未來上游企業盈利將有所改善。
食品價格短期內還難以出現明顯回落,未來兩月CPI 仍將維持高位運行。近期中國及國外主要經濟體增長放緩,疊加美債對金融市場的沖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明顯回落,這使國內上游價格水平繼續回落的趨勢更加明朗。從目前來看,未來影響通脹的核心因素在于國內需求下滑的速度,以及美國貨幣政策可能出現的變化。
消費:弱勢明顯
7月消費數據在6 月出現短暫反彈后,繼續呈現疲軟態勢。通脹的持續攀高給消費帶來的負面影響愈加顯著,在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消費呈明顯下滑趨勢。必須消費品和可選消費品增速均出現回落,其中,汽車銷量沒有延續6 月反彈趨勢而出現明顯下滑,家電、家具等消費也同樣出現回落,可選消費品中僅金銀珠寶和文化辦公用品類出現較為明顯上升。7月消費數據說明:緊縮政策引發的經濟回落已經顯現,高通脹對消費的抑制作用更加明顯。
我們對未來消費增長保持謹慎。高通脹對消費的抑制作用短期內難以消減,而緊縮政策還將持續,房地產調控力度還將持續,短期內消費增速將呈疲弱態勢。
投資:繼續下滑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符合我們預期。經調整計算的月度投資同比增長24.6%,連續兩個月下滑;由于需求疲軟和政策調控繼續,私營企業投資、國有企業投資增速繼續下滑,制造業投資開始下滑,房地產投資增速6 月份下滑后出現明顯反彈,考慮到房地產調控繼續,反彈將不可持續;第三,新開工項目總投資擴張明顯,但新開工項目數量繼續減少,我們猜測當前的新開工項目中主要為國有大型項目。從歷史表現來看,如果調控延續,預計新開工增速將下滑。
由于通脹繼續維持高位,政策緊縮還將持續,無論從政策、需求還是資金來源情況,投資增速還將繼續下滑。
外貿:意外反彈
7 月份進出口數據好于預期,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外需下滑仍不明顯。對G3 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44%,而對G3 出口均創出歷史新高是7 月出口創新高的主因。日本災后恢復,擴大內需,以及歐洲國家在7 月傳統度假季擴大支出或為拉動出口的主要原因。二是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導致進口增速上升。7 月份進口呈現總量增長放緩但價格快速攀升的態勢,主要進口商品中的原油和鐵礦石價格上漲因素明顯。目前,國內經濟呈現放緩趨勢,PMI 指數已連續數月回落,對原料需求有所下降,但由于前期美元持續走弱,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保持高位,使進口成本仍居高不下。
下半年進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就出口來看,目前歐美均受債務危機困擾,將對我國出口形成較大壓力,我們的調研表明未來出口不大樂觀。而在進口方面,大宗商品價格高位回落。而我國國內經濟放緩或將進一步抑制對進口商品的需求。綜合考慮,下半年進出口均將面臨較大考驗,進出口增速或將雙雙放緩,而順差將繼續維持高位。
工業:回歸低速
工業增加值增速下滑幅度符合我們預期,低于市場預期,這也印證了上月我們關于工業增加值增速反彈不可持續的判斷;導致工業增加值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擴張放緩,無論是投資、消費還是出口,都出現增長疲弱態勢,需求放緩增加了經濟層面的去庫存壓力;從行業來看,上游行業表現不一,中游工業行業增加值下滑明顯,下游行業增長較為穩定。
考慮到價格總水平還在高位,政策緊縮和海外需求疲軟會持續,未來需求放緩的可能性較大,節能減排政策將是確定性政策目標,未來工業生產增長持續保持在低位。
貨幣信貸:有望企穩
7 月M1、M2 增速低于預期,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企業新增貸款規模出現下滑。這既有季初信貸平穩的季節性因素,也是實體經濟需求下滑的表現。二是新增存款較6 月出現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季末銀行考核后,銀行理財產品造成存款流出。三是7 月為企業納稅旺季,一部分企業存款轉為財政存款,而該部分不計入M2。
7 月信貸數據與投資和工業數據進一步印證了經濟增速的放緩,也說明緊縮的貨幣政策效果已經顯現。在國際金融形勢的沖擊下,短期內貨幣政策進一步緊縮的可能性降低,8 月將仍為政策觀察期。由于通脹仍在高位,仍難排除加息可能性。按照全年7.5 萬億的信貸規模和歷史投放速度預計,下半年信貸增速將趨于平穩,8 月新增信貸規模將略有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