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18日五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共發生大宗交易134筆,其中滬市39筆、深市95筆,總成交量3.82億股,成交金額47.84億元。無論是從成交量,還是成交金額,均較之前的幾周有明顯的放大。
從交易個股來看,單筆成交金額最多的前三只股票分別為國投新集(601918)、濱江集團(002244)和海康威視(002415),分別為82050萬元、23300萬元和16732萬元。
在這些交易中,折價率最高的為13.55%,發生在8月16日成交的傳化股份(002010)上,當日大宗交易價格為8.55元,而二級市場的收盤價為9.89元。此外,折價率超過10%的股票共9只,其中包括鄭煤機、長園集團、康芝藥業、濱江集團和世紀游輪等,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大宗交易的常客,如合興包裝、三泰電子、國星光電和萊茵置業本周再次現身,且有數筆大宗交易的折價率超10%。
此外,已連續數周遭定增股東套現的TCL集團(000100)本周繼續發生大宗交易,共計成交4400萬股,成交金額1.03億元。*ST國創和ST當代是本周發生大宗交易的兩只ST股。
在這些交易中,以下交易值得關注:
西南證券高折價率成交:停牌近半年的西南證券(600369)在正式披露吸收合并國都證券后于8月16日復牌。復牌當天,西南證券股價高開低走,最終僅上漲1.43%。而在當日公司發生了三筆大宗交易,共計成交1900萬股,成交金額2.09億元,折價率為8.8%。賣出營業部均為海通證券長沙五一大道營業部,買入營業部則分散在三個不同的席位,且并無機構參與。
事實上,西南證券吸收合并國都證券是國內第一例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券商并購案,并可能會帶動新一輪行業并購大潮的出現。但復牌后的西南證券在二級市場上的走勢卻并不盡如人盡,本周股價并未走出一波大的行情。大宗交易高折價率似乎也能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市場目前對券商股的認可度并不高,且其他券商股目前股價也都處于底部。不過亦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券商板塊的估值已接近2008年的1664點水平,且已達到產業資本重估的價值。
機構6.8億接盤海康威視8月18日,海康威視發生了14筆大宗交易,合計成交1628萬股,成交金額6.8億元。成交價格均為41.83元,折價率為2.95%。賣出營業部均為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杭州教工路營業部;買入營業部不一,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共買入6筆,合計263萬股,動用資金超過1.1億元。該營業部席位是著名的QFII大本營。另有6筆交易為機構席位買入,動用資金4.98億元。由于賣出的均為同一家營業部,因此極有可能是同一個股東在賣出。隨著5月份公司的3.36億萬股限售股解禁,其股東浙江東方集團出售的嫌疑最大。
上周基金從聯化科技股東手中接盤1.3億,此次又大手筆接盤海康威視,其連續出手的行為也被看作是看好公司未來發展。海康威視是國內安防視頻監控行業的第一大龍頭,公司中報業績靚麗,實現凈利潤5.27億元,同比增長41.03%。券商對其關注度頗高,數家券商對公司中報做出點評,如光大證券認為公司未來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率達40%,并維持“增持”評級。
二股東套現中南重工:中南重工(002445)8月16日發生6筆大宗交易,合計成交1000萬股,成交金額1.57億元。賣出營業部均為華泰證券江陰福泰路營業部。由于恰巧7月份公司有限售股解禁,從賣出股份數量來看,只有大股東江陰中南投資和第二大股東Toe Teow Heng才能達到減持股數。由于大股東仍處限售期,故此次拋售公司股份的應該為二股東自然人。
今年以來,中南重工二級市場的走勢異常凌厲,股價從年初的11元,最高漲至17.5元,漲幅近60%。而公司股價創下新高時間正是在8月16日,此后的幾天股價遭遇跳水式暴跌,換手率突增,成交亦放出一年來天量。有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應注意該股后市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