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3日動車事故、國內貨幣政策難以放松、傳聞國際板細則將出臺在近期內公布乃至美國國債上限問題的談判再度陷入僵局等多重內外因素的綜合影響下,7月25日A股市場驚現“黑色星期一”。暴跌之后的A股市場將何去何從呢……
7月25日,A股市場上演“黑色星期一”,在內外多重利空因素影響下出現大幅下跌。上證指數下跌2.96%;深證成指收11966.24,下跌3.13%。中小板與創業板跌幅更大、分別達3.74%與4%。各大板塊無一幸免。建筑建材、機械設備、電力設備等板塊跌幅居前;個股方面,晉億實業等高鐵概念跌停,同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寶鋼股份、招商銀行等多家大盤藍籌股創年內新低。
四大利空重創A股
盡管在暴跌之后總結原因會被認為有“事后諸葛”之嫌,但實事求是地講,7月25日的暴跌既有A股市場本身的調整壓力,也存在利空因素的沖擊。
“資金面的緊張,是短期市場弱勢的主要原因。”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沈正陽認為,“短期市場的回落是前期流動性緊張、市場震蕩整理的延續。雖然7月未上調準備金率,但是出現了凈回籠的取向,造成了金融市場資金的緊張。債券收益率上行,從而給市場估值的提升造成了壓力。”
華林證券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宇表示,本次下跌是國內貨幣政策難以放松、地方債務危機、全球金融動蕩乃至擔憂中國經濟進入滯漲的心理層面等多層內外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如果說資金面的緊張使A股市場出現調整的壓力,那么負面因素的集中出現則是導致A股暴跌的催化劑。
我們認為,重創A 股的四個因素包括:7月22日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強調物價房價調控兩不松;7月23日動車事故;傳聞國際板細則將在近期內公布以及美國國債上限問題的談判再度陷入僵局,使得投資者對于政策、投資和海外經濟的預期均出現惡化。
自2610點以來的將近兩百多點的反彈進程中,對于緊縮政策放緩的預期無疑是主導行情演繹的一個主要因素,目前,預期尚未兌現。與此同時,從匯豐公布的PMI數據更是只有48.9%,位于枯榮線之下,創下28個月以來新低,使得市場對于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更顯擔憂,這也引發了股指的持續調整。
“當前市場處于存量資金滾動推進的模式中,其顯著特征即是在相對高位對利空因素的敏感度增強,因此市場針對利空傳聞等產生劇烈下跌反應也是市場趨勢自身規律使然。”對于周一的暴跌,國聯證券策略分析師張鵬如此解釋。
動車事故放大恐慌
事實上,盡管有上述利空因素的存在,但周一的暴跌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動車事故帶來的恐慌無疑是導致市場暴跌的最核心原因。以中國南車、中國北車、晉億實業為代表高鐵股出現大幅下挫。投資者在重大安全事故面前,集體選擇了“用腳投票”,蜂擁賣出。
申銀萬國分析師凌鵬解釋說,鐵道部提出2011 年投資規模為7455 億,而上半年僅完成了2781 億元,投資者本指望下半年會看到鐵路投資的大幅加速,但動車事故的發生以及鐵道部債券的流標卻使得全年投資計劃放慢的可能性變得更大。
南方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汪所管理的南方隆元和基金開元均重倉持有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兩只高鐵股。"'7·23'事故作為一個突發事件,其對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等高鐵概念股股價的影響事前無法預判。我們正在密切關注'7·23'事故對高鐵及其上下游行業的影響態勢。"該基金經理如此表示。
有分析師認為,并不能把高鐵事故完全當作短期因素。
“長期來看,此次事件對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反思具有推動作用。”國聯證券策略分析師張鵬表示,“鐵路連續的故障、事故及橋梁坍塌實際上是對投資增長過快,投資經濟質量不高的一個警示。站在新的5年,對于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放慢增長速度而言,將不再停留在數據和理論上。結合政治局會議基調,我們更期待一個放緩增長速度,但重視增長質量的新經濟周期。”
一起事故的背后,正是反映了經濟高速發展背后的多重隱憂,高速發展的同時,安全、質量以及品質的缺失正在成為公眾不斷呼吁、不斷關注的焦點,這起公共安全事件,將再度引發速度與質量的反復較量,歸根到底是經濟模式的問題,更加凸顯經濟轉型的必要性以及迫切性。
后市下跌空間不大
對于后期的市場走勢,機構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市場反彈基礎已被打破。”國聯證券策略分析師張鵬對后市相對悲觀,“后市震蕩下行風險增大。市場將出現一次持續到三季度末的尋底過程。”
國信證券分析師閆莉則認為,本次下跌是在平臺整理后直接破位下行,這種情況是不符合技術原則的,先當做一種“異常”看待;低開低走留下跳空缺口,缺口是一種情緒化的表現,由于彈升的高度還沒打開,因此大跌主要不是來自短期獲利了結原因,而更多是因為情緒化。由于美股市場、大宗商品當日運行平穩,香港也沒有出現大幅下跌,因此這種情緒應該來自國內因素。如果只是情緒化,應該很短暫。
“與其等待負面沖擊的盡頭,不如探尋市場合理價值的坐標。”申銀萬國分析師凌鵬表示,“雖然A 股業績增速在二季度可能繼續下滑,但整體的中報業績增速仍有望在22%左右。在最悲觀的假設下,下半年經濟如果發生如2008 年的二次探底,那全年的業績增速將是-5%左右的負增長,而即便如此,當前點位對應的市場動態PE 仍只有14.5倍,低于2008年1664 點時15倍的PE 水平。更何況經濟發生如2008 年情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凌鵬認為,下半年經濟有望從二季度的“小滯脹”走向三季度的“小復蘇”,二季度的毛利或將是全年低點,因此A 股整體的全年業績增速有望超過20%,在業績的支撐下,近期風險的釋放將使A 股的投資價值進一步彰顯。
我們認為,股指已經進入二次探底的運行格局,短期內難有上佳表現。不過,基于市場偏低的估值水平以及利空的過度釋放,股指繼續下跌的空間也不大,筑底格局或許會維持一段時間。隨著局勢的逐步明朗,下半年走出一波像樣的反彈行情仍然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