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事故”發生后,引發了各界對高鐵超速發展的熱議。高鐵事故真實原因的查明還有待時日,而從“7·23事故”后的首個交易日——7月25日(周一)的股市行情走向來看,證券市場已對事故作出了及時的反應。當日市場暴跌的“領頭羊”即為高鐵概念相關個股,這使得任何將A股市場“7·25暴跌”與“7·23事故”割裂關系的言論都顯得蒼白無力。
高鐵事故對股市影響幾何?這一問題的答案盡管難以量化,但我們仍試圖從“直接”和“間接”的兩條主線來尋找答案:其一;與高鐵產業鏈直接相關的上市公司,它們的業務和發展受事故影響的程度;其二;事故在宏觀層面上對固定資產投資等可能造成的影響。
高鐵產業鏈上的公司
在“十一五”期間,鐵路投資規模高達2.2萬億元,并由此形成了一個從基建到配件的產業鏈,形成了“高鐵盛宴”。
圍繞著高鐵的建設及運營,目前國內A股上市公司與之密切聯系的除了大部分投資者熟知的中國南車(601766)和中國北車(601299)外,還有多家與高鐵密切相關的公司,這條“高鐵產業鏈”其實并不算特別復雜,它的特征首先是以鐵道部為核心,圍繞著“鐵老大”,多家公司提供設備和運營服務。
特征之二是產業鏈上的多家公司,對產業鏈本身的依存度有高低之分,部分生存在這條產業鏈上的公司對單一客戶鐵道部有著極高的依存度(見表一),而也有部分公司盡管涉足高鐵產業鏈,但業務對此并沒有高依存度。
我們的統計發現,共有25家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涉足高鐵產業鏈。它們分別是:中國南車、中國北車、晉西車軸、中鼎股份、南方匯通、北方創業、太原重工、晉億實業、華東數控、佳訊飛鴻、廣電運通、新北洋、時代新材、東方雨虹、中國中鐵、世紀瑞爾、回天膠業、中鐵二局、中國鐵建、隧道股份、寶勝股份、特銳德、鼎漢技術、博深工具、輝煌科技,業務層面包括從設備供應、鐵路鋪軌到機車維修等工作。
其中,中國南車、中國北車、輝煌科技、特銳德、鼎漢技術、佳訊飛鴻、世紀瑞爾,以及國電南自是對產業鏈具有較高依存度的公司。
輝煌科技(002296)可以作為理解高鐵產業鏈的一個樣本進行觀察:輝煌科技主營鐵路通信信號,公司于2001年成立。在早期,輝煌科技只能算是一個小型公司,其最初注冊資本僅有2300萬元,發起人為9個自然人股東。
輝煌科技迎來發展機遇是在2006年,此時恰好是高鐵開始進入規模建設的第二年。2006年,輝煌科技主營業務收入為9571萬元。而2007年—2010年則是輝煌科技真正輝煌的時期,公司營業收入至2010年已經達到2.50億元,5年時間增長了1.6倍。凈利潤則從2006年的2344萬元增加至8572萬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3%。
事實上,依托高鐵的快速發展,能夠從中獲取業績快速增長源泉的公司,也必然是主營產品較為單一,并對產業鏈有著高依存度的公司。這使得“高成長”與“高依存度”緊密聯系,而一旦高鐵發展“減速”,這些公司的高成長源泉也會有“斷流”之憂。
預期難預期不妨暫規避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高鐵事故發生后,各券商研究所對高鐵未來發展的預期也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即看好者與看空者各持己見,難以找到共同點。
平安證券認為,高鐵事故或改變出行觀念,減緩高鐵進程——事故絕非簡單的單個因素引起,而是一系列看似偶然的因素同時發生引起的。這說明高鐵在車輛調度、信號、防災、監控等諸多系統上存在著安全運行管理的系統漏洞,安全冗余度不足。相比于延誤來說,民航在安全管理上明顯具備更大的優勢,高鐵的安全性問題將改變旅客出行觀念。短期內高鐵分流航空的旅客將回流,在高鐵系統安全未得到有效證實前,公商務旅客的出行選擇將更多傾向于航空。
平安證券亦強調,此次事故使高鐵對航空的短期分流減少,長期則將減緩未來高鐵的建設進程,進而改變了高鐵對航空影響的時間表,大大降低了高鐵進一步提速和增加運能的機率。
華泰聯合證券則是“力挺”派,并用“在曲折中繼續前行”來描述中國高鐵投資建設未來的路徑:“此次事故不涉及高鐵的核心技術問題。管理不善是主因,管理層后續會出臺整頓處理措施,調整安全保障機制。這些措施短期內便能取得成效,對高鐵長遠發展無方向性影響。管理層再次下調高速鐵路建設規劃的可能性不大,中國高鐵建設目標和進度會如期實現,高鐵設備板塊仍具有確定成長性和盈利能力。”
在事故原因尚未查明、政策態度難以明朗的背景下,各種預期都建立在并不完備的“推測”上,這使得各家之言只能成為投資時的一種參考,確定性的“預期”本身就難以預期。
更多的策略分析師則認為,在事態并不明晰的時候,從投資策略的角度上可采取較為保守的態度,以“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的心態暫時規避對高鐵產業鏈有著高依存度的公司不失為上策。
固定資產投資或減緩
在7月25日市場的大幅下挫中,領跌的除了高鐵產業鏈相關個股外,包括鋼鐵、水泥、工程機械等一系列與高鐵建設相關的上游行業也在市場的跌幅前列,市場除了擔心高鐵產業鏈相關設備公司會因事故直接受到影響外,更多的是擔心由此引發的中長期高鐵投資建設速度放緩,固定資產投資減速。
宏源證券指出,此次事故對于高鐵的建設與運營將產生較大影響,高鐵建設充滿不確定性,如果最終事故的認定為設備故障,則后續高鐵建設中的設備采購與招投標必然受到影響,各條高鐵線路能否按時竣工并投入運營存在不確定性;高鐵運營中,為了保證系統安全,鐵道部近期采取的“降速降價”策略將維持更長時間,已經竣工的京滬高鐵試驗期限也有可能延長。